用种田打败天灾: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用种田打败天灾》 40-50(第12/18页)

起来脆生生的,咽下去之后唇齿生香;后者十分清爽,嫩嫩的豆腐和翠绿的小葱搭配在一起,是视觉和味觉的双重满足。

    冬瓜肉沫则是叶敬最喜欢的菜,用勺子挖一勺跟米饭一起拌匀,细碎的肉沫把米饭都染得微黄,嗷呜一口连冬瓜带米肉一起放进嘴里,只要一会的功夫,他就能把一碗饭吃光,家里的冬瓜大多是他消耗完的。

    叶老太吃饭的时候说:“竹笋和竹菇我都先收起来了,明儿给你们做汤喝。”

    其实这两样食材最适合涮火锅吃,尤其是竹菇,只要稍微一烫就很美味了,吃的就是一个原汁原味。

    作者有话说:

    三字经的释意来自于百度百科。

    第47章 老鸭锅

    叶瑜实在想念火锅的味道, 所以第二天刚从私塾回来,就跟在叶老太身后进进出出,把两个地窖全都看过一遍, 总算凑齐了该有的材料。

    既然没有川味麻辣火锅吃, 那菌汤锅或者老鸭火锅也很好呀。

    让他没想到的是, 如今竟然已经有火锅了,只不过还被称为锅子或者暖炉,只需要在桌上放个装有木炭的炉子,炉上再架一个汤锅, 随着汤锅咕嘟咕嘟冒泡,就可以在里面涮各种食材吃。

    叶老太得知他想吃锅子,便从棚子里抓了一只鸭子宰杀掉。

    她洗干净掏空内脏后将鸭肉切成小块,焯水备用,锅不用洗, 可以直接倒猪油, 然后放进姜片和各种香料进行煸香,一直到油变色的时候就把鸭肉倒进去翻炒。

    酱红的鸭肉在锅里加水开焖,小火慢炖半个时辰, 在叶老太掀开锅盖的一瞬间, 叶瑜抽抽鼻子, 空气里弥漫着又咸又香的味道,这让他的肚子不由得发出一阵鸣叫。

    叶老太看他一眼,笑道:“看把咱们宝哥儿馋的。”

    叶二嫂接话,“别说是宝哥儿,就连我闻到这味都想流口水, 真香啊。”

    叶瑜嘿嘿一笑, 把手背到身后, “还不是因为奶奶你做饭好吃。”

    她们刚把鸭肉连汤带水一起倒进架在火炉上的铜制汤锅里,叶母就端着几个木盆进来了,里面是各种洗净切块的素菜,包括冬瓜片,嫩豆腐,竹笋,竹菇和竹荪等。

    叶家人围在炕桌旁边涮锅子边聊天。

    汤锅里微微飘着几个辣椒,叶瑜夹起一块竹荪放进嘴里,原本不起眼的它吸满汤汁变得脆爽,咬开的时候又有鲜香在嘴里迸发。

    竹荪通常一碰就碎,但晒干之后就能保存很久,只要注意不压着它,一直到下次再拿出来都是好的。

    伴随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吃一口热气腾腾的锅子实在是件再惬意不过的事了。

    叶老二吸溜一口粉条,跟他爹商量道:“爹,咱们家不如请人打一口井,日后吃水就不用去河边打了。”

    他们家曾经请人看过,院子底下是有地下水的,打一口井却是绰绰有余。

    叶老头却没同意,“何必要打井,咱村离柳河不过几步路的脚程,废那钱作甚。”

    可叶瑜也挺想在院子里打个井的,一来井水总比河水干净,就算他们家取水时特意往上游走了走,但是也没到河的尽头,河水不可避免混杂了些不该有的,必须烧开才能喝。

    二来听长辈们说,他们这儿有一段日子闹过旱灾,河都干涸了,如果日后再出现这样的事情,有一口井总会好一些。

    三来就是夏天快到了,井里温度会比其他地方凉快得多,要是有些没吃完的食物可以用篮子吊在井里,多少有些保鲜的功效,再加上井水凉沁沁的,很好做夏日里常吃的冷淘。

    这一二三点一列出来,叶瑜就说服了他爷爷,直接拍板,让叶老二回头去找个打井师傅过来。

    老鸭锅吃到最后,叶母往里边下了一把粗面条,面条吸汤且入味,一人一小碗刚好吃得干干净净。

    叶瑜吃完后叹口气,摸着微鼓的肚子,意犹未尽地舔舔唇珠。

    叶母一看就知道自己儿子喜欢吃这顿饭,她在心里记下,想着日后可以多做些。

    等到雨停,叶老二便出了门,他们这几个村子因为临近柳河,所以不兴打井,但旁边有些没有河流流经的村子,几乎人人都是打井的好手,请他们上门打井也不需要耗费什么钱财,只需要自己把东西准备好,等打好井看着给他们些报酬就好。

    叶老二可算是个风风火火的性子,没过几天就和离着县城老远的一个村子里的两个村民说好了,他们俩闲时会来叶家帮忙打井,只需要叶家包一顿午饭,至于报酬一人只要了一两银子。

    他本想去县城买辘轳,辘轳一般是由一只摇把,一个滚桶,一个条井绳,一个长轴,两个支架组成,这玩意的本质就是一种木质的利用轮轴原理制成的工具,不算是很精细,但没点手艺的还真做不成。1;

    然而那两个雇来的村民却说:“还有井桡,这两样东西不用去县城买,咱们村人人都会做,不如一起委托给我们。”

    两个村民是一家的堂兄弟,都姓冯。

    叶老二一听也没什么意见,两方便订下契约,约定从明日开始打井。

    冯家两兄弟选中了院子西边一块地,冯大哥指着说:“你看这地上杂草跟别的地方相比,生长的如此茂密,下面肯定有地下水,估计挖几天就能出水。”

    等确定了打井的地点,他们就开始用蝴蝶锥往下挖,挖出来的土扔进泥斗里,装满后拉出来倒在墙边,这些土依旧有用,可以垒成土墙或者土炕。

    叶瑜瞧着他们家这地下水并不深,约莫只挖了十几米的样子便出了水,接下来叶老二和冯家兄弟一起用制作好的井桡加固井壁,再用重锤将其夯实,这可是个大工程,花费了足足半个月的时间。

    不过把最困难的地方做完,接下来就简单得多,只需要在井边用石头围成六边形的围栏,把辘轳装好,井绳下坠着一个木桶,摇动把手把木桶浸入水中,再提起来的时候就能取上水来。

    他们俩打井的手艺是真不错,黄老太到他们家来参观的时候更是赞不绝口,“你们家是在哪儿找来的井匠,我家也准备打个井,回头介绍给我呗。”

    叶老太点点头,应道:“行,他们村离县城比较远,家家户户都贫穷,要的报酬也不多。”

    比起距离县城更近的村落来说,离得越远就越贫穷,毕竟消息不灵通,只有货郎会时不时带些针头线脑到那些村子里,偶尔说一说外头的情况,至于村子里的产出只能盼着收货的商人过来,就算压价压得再狠,他们也没办法。

    黄老太尝了一口舀上来的井水,“生喝味道都不错,咱们从柳河抬来的水可没这么好喝,不烧开了容易闹肚子。”

    这井水生喝别有一番清甜甘洌。

    叶老太也跟着喝了一口野茶水,放下杯子后,开口问:“吴家大娘的婚事定在什么时候?”

    “得过了春耕,怎么说也得到五月末了。”

    春耕期间家家户户都在忙,哪有功夫办酒?

    “我想着招娣嫁过去的那户人家跟我家二儿媳还有些亲戚关系,回头办酒我家老二可得多帮衬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