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用种田打败天灾》 40-50(第13/18页)
叶老太对吴家四个女孩观感都不错,如今好不容易有一个要脱离苦海,她可不是得替她高兴?
黄老太倒是若有所思地说:“我最近好像没听说吴老太有啥动静,她怎会如此安静?”
正在一边给衣服打补丁的叶大嫂插话道:“这事我知道,之前不是下过一场大雨嘛,吴老太也不知怎么就受了寒,郝大夫来开过药,可能就是因为她生病,所以才一直没有动静。”
“嘿,我说呢,原来是这样!”黄老太颇有些幸灾乐祸,她反正是对吴老太是一点好感都没有。
但她们都不知道的是,吴老太吃过几幅郝大夫开的药,中风的症状便好转不少,据郝大夫所说,若是一直按照这幅药方吃药,她过段时间兴许就能说话了。
然而这一切又因为这场风寒前功尽弃,甚至吴老太比之前状态还差,之前她至少还能「嗯啊」的叫唤,现在却脸斜得连声音都发不出来,郝大夫对此实在是无奈,只能再次换个方子。
黄老太一直在叶家待到傍晚,等聊完八卦才心满意足地离开。
她虽走了,但叶老太却始终记着黄老太说要打井的话,等叶老二回来就把这事告诉他,“你去找那冯家兄弟问问,看他们还接不接打井的活。”
正吸溜着大碴子粥的叶老二闻言抬起头,一拍大腿,激动道:“这不是巧了吗,冯家兄弟正好准备拉扯起来个打井队伍,他们想趁着农闲在附近村里接一些打井的工程,我明儿就跟他们去说一声。”
叶老二和冯家兄弟经过一起打井,几个人颇有些惺惺相惜的意思。
“那成,这事就交给你了。”叶老太直接说。
“您就放心吧。”
饭后,叶河就着黄豆大小的光亮开始念书,叶大嫂恨铁不成钢道:“叫你白天不背,都这么晚了还得点油灯,也不怕浪费。”
其实浪不浪费另说,最重要的是这灯伤眼啊,叶瑜瞧着油灯就皱眉,因此他提议道:“要不我们买几支蜡烛吧,油灯太昏暗了。”
叶老太算了算价格,然后才点头,“回头叫你爹从县城里买几支。”
蜡烛的光亮要比油灯亮得多,但最好还是白天把书背完,晚上就着灯容易近视。
然而叶河就是个在学习上有拖延症的,前一天还好好承诺要早早背书,第二天就把这件事抛在脑后,这不,今天又拖到了晚上。
因此等孩子们都睡了,叶大嫂跟老两口商量道:“河哥儿不是个适合念书的,前头褚家哥儿不是说他天生大力,适合学武吗,咱们看看能不能找个武师傅教他,有个巴子力气总比闲在家里强。”
叶老头皱着眉抽一口旱烟,“听你的,实在不行就让老二亲家教他打猎,男孩子有手有脚怎么都饿不死。”
更不用说他们家如今田地多,就算平分到每个人头上,都足够养活他们,只是叶河到底是男儿,总得有些本事,要不怎么养活一家老小。
“诶。”叶大嫂应一声。
她两儿一女,大儿子叶海现在不用她操心,大女儿桃花和二儿子叶河却还需要她帮衬。
像是桃花,她的针线活跟村子里年纪相仿的女孩们差得太远,连针脚都称不上细密,可得多练练。
作者有话说:
1:来自百度百科
第48章 绿豆汤
下过一场小雨, 就迎来了春耕的日子,为了耕地,叶家就连县城的铺子都暂时关门了。
他们家三十五亩地跟之前一样, 多数种的麦子和高粱, 也有一些种了粟、豆、黍等, 但他们家更喜欢种土豆和苞米,味道不错的同时也很饱腹。
而且这边天气太冷,种不了水稻,只能去县城里买南方产的各种白米, 价格确实昂贵,因此米饭并不是他们的主食。
叶家就算偶尔吃一顿大米饭,也是白米和高粱米混合的,上面铺着一层薄薄的白米,底下压着的几乎都是高粱米。
一大早叶家人就纷纷扛着农具去了田地里, 只剩几个孩子在家里。
叶瑜起床后去了私塾, 等放了学回到家就跟着叶老太开始做午饭,至于其他人则都在田里,中午并没有回家。
也没吃什么好的, 就是早上剩下的饼子, 配上一些酱菜。
但她们给在田里干活的叶家人做得却是实诚饭。
饭后叶瑜被叶老太留了个任务, 让他端着食盒去给他爹送饭。
路不远,约莫一刻钟就能到。
正在耕地的叶父见他过来,立刻直起身,将脚上的踏犁松开,接过食盒, 他打开一看, 眼里露出一抹惊讶。
“今日家里做的这是什么?”
只见一个又一个有成年人巴掌那么大的白米团子放在食盒里, 足足有五六个,旁边还搁着一个略大的竹筒,里头是青菜豆腐汤。
叶瑜指着那白米团子对叶父说:“爹您赶紧尝尝,这饭团子确实好吃,而且很方便,里面有肉有菜。”
这也是他灵机一动想起来的,饭团可以当成午饭送去给在田地里耕种的长辈们,它的做法简单,味道也很是不错,最重要的是只需要吃几个就能填饱肚子,很适合现在家里的情况。
家里剩余的白米全都做成了饭团,叶老太虽然心疼,但她想着春耕是个力气活,总得让家里人吃个饱肚,因此毫不吝啬。
叶父用叶瑜带来的水简单洗过手,擦干后拿起饭团就咬上一口,他嘴里最先感知到的是粒粒分明的米饭,口感偏硬,然后是腊肉的咸香劲道和萝卜干的酸辣,味道依次叠加,确实美味极了。
叶瑜期待地看着他爹,“味道如何?”
“好吃!”叶父三两口把饭团咽下去后,喝了一口汤,赞叹道:“这可比干吃窝窝头或者苞米面饼好多了。”
其实这属于简化版的饭团,真正的饭团制作时还需要海苔肉松和芝麻等材料,只是如今还没有这些材料,无法做出来。
食盒里五个饭团都被叶父给吃光了,随后他戴着草帽坐在树荫下,揽着叶瑜说:“你爹负责的这块地去年种的是高粱,今年该种苞米了。”
高粱增产的关键就是轮作倒茬,最理想的情况是和豆子苞米轮作。
叶瑜看着眼前犁到一半的田地,突然想起了水稻。
一直到叶父出声,他才发觉自己竟把这话说了出来。
“水稻得在暖和的地方种,像是南方,他们那里冬天不冷,水稻长得快,咱们这儿就不行了,还没等种子发芽呢,土地就给冻上了。”
又问:“宝哥儿喜欢吃白米吗?回头等粮商过来,咱们多买点。”
比起面食叶瑜确实更习惯吃米饭,他默默思索着,也不知道通过一些手段能不能培育出来能在寒冷地区种植的水稻。
比如说育种或者改良土壤,他接下来或许可以着重翻阅一下空间里关于这方面的书籍。
不过这也是个长期的过程,肯定是急不来的。
因此叶瑜开口问道:“爹,你知道南方水稻亩产有多少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