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穿成状元后扶持长公主登基》 30-40(第10/16页)
两件事说开,这有大煞风景的嫌疑,千里共婵娟便请不要再说别离欧,第二日他还在家里逗留了一天,晚上吃饭时才说:
“娘,之前说找家丁和丫鬟的事先放一放。”
这么说是为了找之前的话题作为切入口,不至于太突兀。
作者有话说:
注:引用自《东京梦华录》,作者有改动。
感谢在2022-04-02 11:04:16~2022-04-03 11:21:3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飘然雨蝶梦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49814039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 36、难得投缘
陈玉娘知他有话要讲, 便仔细问道:“怎么了?”
白靖文:“一件私事,一件公事,两件事我都得先跟你们商量。”
陈玉娘:“一件件说, 一家人没什么不好商量的。”
白靖文:“第一件是我和长公主的事,我原先跟你们说我不乐意当那个驸马, 但现在……”
他缓和了语气:“我换了主意, 如果长公主那边点头,我会当这个驸马。”
陈玉娘夫妇相视一眼, 之前白靖文跟她们提过慕容雅博,她们多多少少知道个中情由, 便问:“你又见过那位慕容大人了?”
白靖文点头, 说道:“不是慕容雅博胁迫我, 而是这里边涉及皇族之间的权力争斗, 原先招我做驸马的懿旨是皇后颁发,但中途被长公主拦截,所以后面才有我跟长公主的各种传闻, 后来兜兜转转,我的态度始终是想办法拒绝, 但现在我想站长公主这一边。”
陈玉娘何其聪敏, 白靖文提及“皇室争斗”,又说和长公主站在一边, 她便听出了关键所在, 问道:“假若你真做了长公主的驸马, 你便跟长公主站在一边, 另一边是些什么人?”
白靖文:“……”
他当然不能说是宣和帝跟皇后那些人, 换了个委婉的说法, 说道:“长公主掌管先太后留给她的内务库, 内务库总领皇族天下私财,皇室很多人便都盯着长公主手中这份权力,宗族的人急着把她嫁出去就是这个原因,非要说的话,觊觎长公主手中权力的人都是我们对面的人。”
陈玉娘知道内务库的规模,她这些年打理白家这两间粮铺已属不易,何况管理内务库那种庞然巨物,深知其中艰难,她又同为女子之身,对萧庆宁自然有高度的感同身受,感叹了一句,“长公主真不容易。”
白靖文道:“我知道她的难处,但这只是个人感情,慕容雅博特意言明内务库在长公主手里还能落大宁百姓一份好,要是被其他皇族的人拿去,多半变成祸患。”
陈玉娘和白厚存也算是不大不小的生意人,她们能够理解白靖文说的“祸患”是什么意思,不说其他行业,京中好多大粮铺就是内务库的产业,这些粮铺不用纳税交钱,还能做官家的生意,占尽各种便宜,如果不加以节制管理,一定会出乱子,便道:“若是为了大宁百姓,娘就不能说什么,你是官家的人便该做官家的事。”
与天经地义应当履行的“义务”相比,陈玉娘又把白靖文的安全降低了一个档次,她接受了白靖文做驸马的理由。
第一件事便算说定。
白靖文说到第二件事。
“我想离开京城去一趟幽州。”
这件事当然也要给出解释,但不能说去幽州查纵火案的幕后黑手,因为在陈玉娘看来那就不是他的义务了。
白靖文换了一个委婉的说法。
“皇上有可能率领文武百官北上幽州,我品级虽低,但作为新科状元,为了表忠心就要上书请求随驾北行。”
陈玉娘不是那么好糊弄,她说:“听说皇上待在宫里十多年了,忽然去北边办什么事?”
白靖文:“听说是跟燎国皇帝会面,其他还不知情。”
提及燎国,陈玉娘夫妇便锁紧了眉头,武神关战役到了才十五年,她们记忆深刻,先帝战败,北境六州三郡变成三州两郡,当年多少人南逃她们怎会不知?便是岁贡,就算宣和帝君臣有意宣传成“议和”,但老百姓嘴上不说,心里自有一杆秤衡量,现在只不过是“不谈国事,讳莫如深”罢了。
现在是自家人说话,陈玉娘便直言:“燎国有什么好人?跟他们只能谈军务,你是文官,不要趟这趟浑水。”
白厚存终于也说道:“听你娘的,你娘说的在理。”
白靖文已经想好说辞,回道:“放心,皇上都去了便没有危险,况且这么多年我一直待在京城,也该出去走走看看,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总要远行的,三年之后翰林院散馆,或许我就会放到地方为官,提前走一走有好处。”
陈玉娘仍不放心,问道:“得走多久?”
白靖文:“这事还是机密,具体出发日期不清楚,什么时候回来也说不准。”
陈玉娘:“能不去吗?”
白靖文顿了顿,有所触动,因为听出了陈玉娘委婉的殷切恳求,但他还是摇了摇头。
陈玉娘笑笑说:“你决定了就行,爹娘不会拦你,去之前跟我们说一声,我们给你打点行装。”
白靖文:“好。”
两件事便都说定,为了照顾陈玉娘夫妇的心情,白靖文又说了些劝慰的话。翌日,他和陈玉娘夫妇再吃过中饭便离家回了杏花巷的新院子准备回翰林院上值,在这之前他整理了一遍朝堂局势,最终得出一个难题——
如果他也去幽州,慕容雅博那边既然表明不肯接纳,就算他上书请求随驾北行也肯定会被中书省驳回,思来想去,他最后的选择似乎也只有找萧庆宁帮忙。
再去找萧庆宁帮忙的话……
自己脸皮会不会太厚了?
而且萧庆宁凭什么帮他?
苦思无果,便想着走一步看一步,看看后面有没有其他机会。
五日装病假期结束,他照常回翰林院上值。
他离开的这些天,翰林院在赵公明的带领下一致对外,已经完成了集体上书、宫门跪奏等等一系列举措,旗帜鲜明,强烈反对宣和帝北上,请求诛杀慕容雅博极其一众祸国党羽,然而毋庸赘言,他们所做的一切徒劳无功罢了,因为他们反对的不是慕容雅博,而是他们的宣和皇帝。
和五天之前相比,白靖文已经知道背后关键,而且他的见解、心境和政治认识已经大不相同。
自从见过裴定方、萧景行和慕容雅博之后,他已不是之前的“政治小白”,至少现在坐在翰林院中,他就知道眼前这看似简单的站队,赵公明带领翰林院的人和慕容雅博那些人进行两极对立,背后其实有更为复杂的政治思考。比如看待赵公明反对慕容雅博这件事,他之前只能看到赵公明这些老臣是出于“君主安危”考虑,为了恪守人臣该尽的职责,表示应有的忠心,这才坚决反对慕容雅博,而现在他看到了赵公明这些人更深层次的心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