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状元后扶持长公主登基: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穿成状元后扶持长公主登基》 30-40(第11/16页)



    作为翰林院长官,宣和帝的第一秘书,赵公明这些老臣早已其实洞察了宣和帝的心意,亦即他们知道北上幽州是宣和帝自己的意思,只是看破不说破,但依旧坚持自己的立场进行反对,他们是通过反对慕容雅博而反对宣和帝,一个是不知而为之,一个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两相对比,天差地别。

    不止赵公明,六部尚书,都察院那些御史,左王右崔,慕容雅博,还有许许多多的京官重臣,这些人就算自己一时半会看不透,也会有政治盟友指点说破,他们能做到现在这个位置,从万人之下走到一人之下,步步走来,谁又是等闲之辈?

    想通其中种种,白靖文便心怀敬畏,也学会了要以更高的视角和更缜密的心思看待朝堂问题,这不得不说是他在政治上的一个进步。

    如此,接下来他在翰林院中便例行公事,该做什么只做什么,静心观望,仔细揣摩,安分守己,低调学习,除了跟探花郎林少游打听下最新进展,其他都是闭口不谈,而为了感谢林少游送他家具那份心意,中间主动邀请林少游到家中小聚,第二日林少游也做了回请,还把他那位中书省的同乡叫了过来,他的同乡是一位七品中书舍人,叫做姜明允,字照之。

    姜明允比白靖文和林少游大“一届”,他是三年前参加科举殿试的二甲进士,虽不是状元探花这等一甲出身,但他属于那种个人能力比写八股文突出的类型,科举成绩限制了他,个人能力却成就了他,今年从翰林院散馆,他得到赵公明和翰林院其他学士一众推举,赵公明跟负责官员升迁的户部尚书是至交,两大助力直接将姜明允推入中书省出任七品中书舍人,稳稳当当的京官,往后升迁大概率就是在中书省里挑位子,再不济也是到六部提拔任用,前途无量。

    更难得的是,在中书省,他是慕容雅博的绝对拥趸。

    “一直想请瞻原牵线与白殿魁结识,现在终得一叙,既然有瞻原这层关系在,我跟白殿魁也就不怕交浅言深了。”

    温室之中,泥炉煮酒,姜明允主动打开话题。

    白靖文回道:“照之兄客气,承蒙抬爱,往后和瞻原兄一样,叫我辨非即可。”

    姜明允笑言:“好,难得投缘,我们满饮此杯。”

    这杯酒喝完,再序了年齿长幼,他与林少游、白靖文便算有了结交。

    姜明允之前已经向向林少游了解过白靖文,他自己也有耳目打听到慕容雅博和白靖文私下见过面,都是聪明豁达之人,便没有多余的试探或者遮掩,直言道:“皇上北行就在这几日,中书省这边已经有了苗头,王崔两位公相不再发话,现在是慕容长子在主持大局。”

    ? 37、尘埃落定

    姜明允说得很笃定, 白靖文发现姜明允说这些事时,眼中透露出一种向往,就好像他也想站到慕容雅博和左王右崔那种位置之上, 这不是野心,而是一种坚定的进取。

    “只可惜我数次找慕容长子请求与他随驾北行, 他都做了驳回。”

    说罢, 姜明允眼里稍有失落,只因在北行一事上, 他没有得到慕容雅博的青睐。

    林少游道:“你从庭论一开始便支持慕容长雅博,皇上真去幽州, 你就是慕容雅博的‘功臣’, 他没理由不带你。”

    姜明允为难道:“我也想不通哪里出了差错, 这几日慕容长子在中书省议事都没有再叫上我。”

    话毕, 他陷入凝思,在反思自己的过错,寻找向慕容雅博“请罪”的因由, 在慕容雅博面前,他把自己的姿态放得极低, 他就像一个朝拜者, 慕容雅博是他敬拜的神祇。

    白靖文听了他和林少游的对话,说道:“前几日我去慕容雅博府上找过他, 我也说了随他北上一事。”

    有如此巧合?

    姜明允竖直了耳朵, 赶忙追问:“慕容长子如何答复?”

    白靖文摇了摇头, “也拒绝了, 不过他有些话或许可以用在你身上。”

    姜明允洗耳恭听, 白靖文:“他说‘此去凶险, 建议慎行’。”

    姜明允蹙眉不语, 白靖文把话说破:“他不让你去,是不是让你远离是非?”

    姜明允:“……”

    一时间不知是喜是忧,但他很快抓住了重点,问白靖文:“此去凶险,有何凶险?”

    白靖文摇头:“他原话如此,或许特指我一人,只因我要去幽州找人,那人在幽州位高权重。”

    他没具体说是幽州布政使秦高,倒不是不信任姜明允和林少游,而是不愿让他们遭受牵扯。

    姜明允略作思索,说道:“不对,并非特指你一人,中书省还有好些同僚的进言也被慕容长子驳回,这几位同僚与我一般,从一开始便支持慕容长子北上的主张,照理说他不该撇下我们。”

    言下之意,慕容雅博所说的“此去凶险”不是特指白靖文一个人,包括他的“心腹”。

    当然也包括他自己。

    姜明允心思缜密,他又心系慕容雅博,瞬间便得到结论。

    “慕容长子此去也有凶险!”

    白靖文:“……”

    很有这个可能。

    从他自己的回忆中寻找细节便能得到不少印证,比如,慕容雅博最先在宫里找上他,不是有“交代后事”的意思么?在去幽州之前,他要帮萧庆宁把驸马这件事安排好,他认为白靖文是最佳的驸马人选。

    敏锐觉察到这一点,白靖文感觉自己可能在“慕容雅博为何坚持宣和帝北上”这个问题上找到了一丝突破口,他问姜明允:“能否把慕容雅博拒绝随驾北行之人列出来?随驾北行的人员名单也找一份出来。”

    姜明允是聪明人,一下被白靖文点醒,“可以,我尽快办妥!”

    但他显然比较老成谨慎,又说:“这件事或许关乎慕容长子的谋划,希望只到我们三个人,不要向外人透露。”

    白靖文:“我对慕容雅博没有恶意。”

    林少游自然也不会外传。

    世事如此奇妙,对于白靖文来说,林少游原本只是“边缘人物”,是他在翰林院的一位同事,一位同科朋友,两人之间的交集一般只在翰林院的上班时间,之前林少游想做中间人介绍他和姜明允结交,中途因他有事一直未能成行,等到今日方才凑成一桌,桌上自然而然聊起慕容雅博此人,一经说起,冥冥之中像有一根线把他们串在一起,互相印证,最后竟然被他们找到了某些关于慕容雅博的隐秘。

    这隐秘或许就在随驾北行的人员名单和未能随驾北行的人员名单上。

    他们三人顺利组成“小团伙”之后,果然如姜明允所言,朝堂那边长达半个月的争论终于尘埃落定。

    首先是燎国四太子金骨阿隼那率领使团北返,宣和皇帝亲自率领庙堂众臣到安定门送行。

    接着,五军都督府、京卫指挥司、骁骑卫这三大军事衙门陆续有了动作,白靖文特意找裴纶打听消息,裴定方果然抽取了八千都督府中军引兵北上,这是打头阵的队伍;京卫指挥司原本负责皇城宫禁,也抽调了三千禁卫驻扎到德胜门外,这等于公开说明宣和帝即将御驾离京,至于骁骑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