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香江旧事[娱乐圈]》 320-370(第71/73页)
却是依然翻不了身,前面被佳和压后面被真艺呈压,唯有靠着从前积累的底子,勉强维持本土电影界龙头大佬的地位——曾经作为一个年代霸主的赵日赋,肯定多少都还是有着不甘心的。
但如果苏韵的计划能真正地逐步施展开来,各自统领一个年代的佳和与真艺呈,最后也都是得“皈依”在赵氏的旗下:如是这般,兜兜转转柳暗花明,赵氏的霸主之位方才是真的坐稳了。
在赵日赋表明会支持苏韵的计划之后,接下来的日子里,赵氏高层内部自上而下,便刮起了一场风暴。
上头的人争得轰轰烈烈,下面的人却是兴高采烈:很明显,这一次所提出的激励计划一旦成功的话,他们所有人的待遇都会有一次飞跃级别的提升。
虽然要多赚钱也还是得多干活,但是外头的工钱多一向多不说,又能保住公司正式工的饭碗,两头有赚还能保底,谁不乐意呢?
一时间,赵氏连同TBB内部的氛围,是既和谐又冷漠:和谐在于一部分人知道以后要接外面活先要搞好人际关系,大家甜甜蜜蜜笑脸迎人;而冷漠在于虽然赚钱路子多了,但大家依然都还是和以前一样有着竞争关系,私底下那些为了前程的拉帮结派小团体也是依然不绝。
不过,考虑到高层那边还是有着不少黑心的老家伙不想分权,所以下面人即使内部再有竞争黑脸,也尽量控制住自己、手底下的人和对手,不去展露黑脸以免被这些黑心人找到借口,否决掉苏韵力争多时才能达成的机会和局面。
靠着这第二轮的“为员工谋福利”计划,苏韵和赵家兄弟三人在公司里的人气便是获得了又一次的提升。
人一旦激动起来,干活就容易上头,面对苏韵这样一次又一次和老股东争吵只为帮员工谋福利的好老板,无论是看得出内情还是看不出内情,都是得感念她这份心思和恩义。
就连在细想之下大致猜到原因的李学祥,也是特意找了个机会和苏韵语重心长地感谢了几句:不管出发点是为了什么,只要苏韵一旦做得成这个计划,那么就是给赵氏的所有员工谋到了切切实实的福利。
那些本身为了梦想或兴趣、有家底只为来玩来镀金的艺人,在这年头始终还是少数。
大多数人,都是在赵氏这里混一个三餐温饱有瓦遮头,不至于沦落到做无业游民的地步罢了。
如此,像苏韵这样真心给手下人做实事谋福利的行为,不但值得言辞感激,还值得行动回报。
毕竟一部电影的诞生,很多时候不止是作为一部用来获取利益与名气的“商品”存在,而是一整个剧组所有人心血一般的通力创作——在这个基础上,对于电影制作这一途,很多人多少都有点可以基于为爱发电、接着拿头去肝的勇气。
于是乎,靠着整个剧组拿头去肝的勇气,再加上苏韵和庄隆这几个主角的状态都很不错,3月初始的时候,《盗墓迷情2》正式拍完了俗称为“煞科戏”最后一场戏。
唯一让人不爽的是,再怎么辛苦劳累的工作,都还是没有利益权力的斗争耗时。
煞科戏拍完之后,苏韵一边和兄弟姐妹们探讨后续的高层谈判,一边又和曾经合作过的许安夏联系了上来。
她再过一段时间就要飞外国拍做好前期筹备工作的《蝙蝠侠》,所以《爱情天梯》这一部用来冲奖的文艺片,自然是没法亲自上手了。
当然,苏韵一开始也没打算亲自上手拍,而是作为指引大方向的挂名制片人:她的长处不在这一方面,先前《天台邮差》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着多种原因的配合以及九龙城寨的特殊优势。
而且作为老板的人虽然只是老板之一,但也不是很需要拼命亲力亲为,而是该放手时就放手——更何况苏韵这样很会“偷懒”的人,天生就有这样的特质。
所以她就挑上了曾经合作过、知道其擅长风格偏细腻深远而且还是圈内少有的女导演的许安夏。
当初和许安夏合作时,她对于剧本人物所需要表达的感情就把握得很到位,令人在感受电影剧情的感性之余,亦可细细品味那深藏于平静剧情的悠远深意,尤其是那从骨子里透露出来的人文主义关怀的温情,最是适合《爱情天梯》这个故事的讲述。
“又在看《爱情天梯》的东西了?”深夜的灯光里,背后突然伸来一双手。
伴随着那轻缓喑哑的声音和缠绕腰间的手而来的,还有就是熟悉的干净利落但又不失温润存在感的木质花香调味道。
他惯是喜欢用这个牌子的高定款,冷静知性又带点果香,偎依在其胸膛上歇息时便能感觉到一份特有的温暖安宁。
看他很是自然又顺手地扰乱了一下桌上的纸张盖住张榷嵘的档案照片,苏韵真是又好气又好笑:“你别这样吃醋好吗,我这次找他纯粹是为了工作。”
“我和你签了一个系列的四部电影约。”庄隆轻轻说了一句。
“这个我当然知道,不过嘛——”苏韵侧头看向他在灯下显露出来的完美侧面轮廓,忍不住上手拍了一下,“我这次去首都,可是得到了电影《末代皇帝》正在寻找男主角演员的消息哦。”
第370章 第370章:午夜场
“嗯?”听到苏韵的话, 他轻轻应了一声,却没有说话,一副等待下文的模样。
苏韵拿着笔虚划了几道:“这部电影呢, 是意大利那边一个名叫贝尔纳多·贝托鲁奇的导演根据溥仪的自传小说《我的前半生》改编的,因为他的出现,李学祥都抢不到改编版权, 本来都打算退而求其次去拍电视剧改编了……”
“所以你还算是因为他而捡了漏?”庄隆低声一笑。
“算是吧, 不过贝托鲁奇这个导演估计是真的把一切都押在这部电影上了。”苏韵摆了一下空闲着的左手, “我听说, 制片人杰瑞米·托马斯为了这部电影,以一己之力从欧洲的五个银行贷款了两千五百多万美元的拍摄资金,而且制作团队里面暂时拟定的摄影师、服装设计师、造型师等等人员名单,也都是各种奥斯卡艾美奖等奖项光环加身……”
“而且,因为是华夏、英国、意大利三个电影公司联合拍摄, 所以我们这边开放故宫全力配合——这样的特殊待遇, 也就只有1973年NBC公司拍摄纪录片《紫禁城》的那次。”
“最关键的是,这次不但全面开放故宫,兼且还对内容没有作任何限制。”
“对内容没有作任何限制?”庄隆这下还真的是有点惊讶了。
须知道, 拍摄这样的近代历史题材, 各种各样因素说导致的内容限制,总会使一个精彩动人的故事变得面目全非。
他虽然不怕那些政治相关的针对和封禁,但如果一个故事因为外力而脱离了原意的时候,那这个被和谐过的故事就完全不值得他冒这次险了。
“对呀, 是不是很心动?”苏韵拍了一下他的脸, “这部电影一旦成功, 将会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匪夷所思的高度——毕竟现在的好莱坞已经拍不出这样的电影了。”
电影历史里再往后数, 能在这之后掀起风暴的电影, 一部《泰坦尼克号》、一系列《魔戒》……都是在电影制作技术上跨越了时代水平,多少是吃到了技术发展的红利,达成风靡世界的结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