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狐狸精总想坏我修行: 51. 第 51 章 住着好几位小神仙呢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男狐狸精总想坏我修行》 51. 第 51 章 住着好几位小神仙呢(第2/4页)

在凄凉孤寂了些。

    “我又何尝不想留在家呢?只是生计所迫,没办法才出来闯荡。”几杯酒下肚,兴许是好不容易有了倾诉内心的机会,看起来老实寡言的罗方也打开了话匣子。

    “我从前是江上的渔民,每年靠水吃饭,也能挣些银两,养活一大家子人。谁道后来乡里地痞占了码头,谁要在江上打渔,都得先给他们家交护江银……”

    “原本就是大家的江河,我们世世代代在江上打渔,以此为生,凭什么给他们交银子?”

    梁武忙着给他倒酒,点头附和道:“是啊,这又不是他家的河,凭啥这么霸道?”

    “我们本来赚得就不多,只得勉强糊口而已。那鲁姓地痞动不动就来催收银子,一次就要十两纹银,我们哪里掏得出来?我家里还有老母亲要奉养,根本交不出这十两银子,我私底下借也借了,求也求了,只盼望能宽限几日,可那姓鲁的实在欺人太甚……”

    罗方红了眼,无奈又痛恨地道:“他没收到银子,便派人来砸我的船。对于我们渔民,砸了我的船,就等于断了我全家的生计。我找了几个同乡告上县衙讨说法,出来后,却被鲁家的家丁恶仆痛打一顿,甚至被逼得当众跪下,把同乡刚捞的一桶鱼,全部倒浇在我头上。”

    那是冰凉腥臭的江水,当头浇在头上。

    还有人捡起地上的鱼,用力拍打他的脸,拍得他的脸充血肿胀,遍布血丝。又掰开他的嘴巴,捡起满是污泥的生鱼,硬往他嘴里塞。

    他忍受着众人的虐打侮辱,鲁家人的嘲笑声直往他耳朵里钻。

    更让他难以承受的是,口中还残留着鱼的泥腥味,喉咙发痒,仿佛还有鱼唇在他口中吞吐张合。

    从那次之后,罗方再也没吃过鱼,一闻见鱼腥味便吐得厉害。

    “鲁吉明放言,只要我还敢出现在青州江上,见我一次打我一次。我被他赶出青州,有家不能回,只得孤身一人在外打拼。赚到银子了,就封一纸家书,托来这边打渔的同乡替我捎回去。”

    梁武叹道:“唉,没想到你还有这样一段坎坷的过往。那姓鲁的仗势欺人,可真不是个东西。还有那官府的人,难道跟姓鲁的也是一伙的?”

    “鲁吉明有钱有势,县老爷早就被他买通了。我们这些小民,哪有本事跟官斗?”罗方唉声叹气,心底一片怅惘悲凉。

    “来,喝酒,不想这些烦心事了。”

    “嗯,不想了。”罗方闭了闭眼,仰首饮酒。

    过了会儿,罗方看向门外倾泻一地的月辉,“今夜月色这样好,不如我们把桌子搬到院子里吧。”

    梁武大手一挥,“哈哈好!去院子里吃喝赏月,也是一桩美事。”

    一行人来到院中,连桌椅也一起搬了出来。

    因着今夜月轮高悬,宛如玉盘,只挂一盏昏黄的小灯笼在树枝上,便照亮了这一方天地。

    他们坐在下风口,夜风吹得灯笼微微摇晃,淡雅幽甜的槐香弥漫在空气中。

    刚一落座,燕安谨桃花眸波光微动,压低嗓音商量道:“在下可否与道长换个位置坐?”

    “嗯?”

    燕安谨笑声解释,“道长这里的槐花香气更馥郁一些。”

    “好呀,那你坐我这里吧。”江采霜不疑有他,起身与他换了座位。

    林越给其他人使了个眼色,众人默默吃饭,背地里却都运转起了妖力。

    罗方仰头看向院墙外面伸来的槐树枝,还有高悬在树枝间的明月。

    他面露怅然,低声怀念道:“我小的时候,每年到了中秋,一家人都会围坐在院子里赏月。秋天正是农忙的时候,我家里人帮富户侍弄田地,换些米面。累一天了,跟家里人坐在一起说说话,聊聊家常,也能歇口气,就不觉得有那么辛苦了。”

    说完,他自觉倾诉太多,自罚一杯,不好意思地歉意道:“我多少年没回过家,一到团圆的节庆日子,就容易多愁善感,让各位见笑了。”

    “没关系,你想说就说吧。”江采霜善解人意地插话进来,“我们此行正是要去青州,若是你有什么话或是什么东西,我们也可以帮你捎带。”

    罗方没想到,他们的目的地居然正好是青州。

    他呆愣了半晌都没动静,喃喃道:“青州,你们要去青州。”

    “是啊,我们要回去见长辈。”江采霜张口唱了一段青州的渔歌。

    “霅溪湾里钓鱼翁,蚱艋为家西复东。江上雪,浦边风,笑着荷衣不叹穷……[1]”

    唱完,她笑意盈盈地问道:“这段渔歌你应该很熟悉吧?”

    罗方急忙问道:“你是青州人?”

    “算是吧,我自小在青州长大。”

    罗方直白真诚地夸道:“你唱得真好,我们小时候也喜欢唱这段,‘笑着荷衣不叹穷’。穷有啥怕的,只要能跟家里人在一起,再穷都不嫌苦。”

    “罗兄弟说得对!”梁武兴致高昂地附和,“你别担心,那姓鲁的早晚自取灭亡,到时候你就能回家,跟家里人团聚了。”

    梁武也是性情中人,既然他们此行正好要去青州,便把那姓鲁的地痞一道解决了。

    到时候,罗方就能跟家人团聚,再也不用一个人漂泊外乡了。

    “好,团聚,团聚。”罗方低着头,吸了吸鼻子,不停重复着这两个字。

    他身形佝偻消瘦,这般强忍着苦痛逼着自己往前看,让人看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梁武拿起一个糖酥月团,张口咬下一大半,直爽开口:“这月团我还是头一次吃,味道真不赖。”

    罗方快速眨了眨眼,抬起头时,神色已经恢复如常。

    “我们家里也有一棵槐树,我从小就喜欢爬到树上乘凉。到了中秋,我娘会给我和弟弟妹妹用槐叶水和面[2],做槐叶月团,我从小吃这个月团长大。”

    江采霜听得意动,也拿起月团咬了一口,薄薄的油酥皮扑簌往下掉。

    月团馅心滑软,裹着浓稠流淌的蜜糖水。外酥里甜,饼皮槐叶的清香让这只小小的酥饼变得一点都不腻,甜酥适口。

    “好吃,令堂真是心思灵巧,竟能想出用槐叶水来做饼。”

    罗方开玩笑道:“说起来,要不是我嘴馋,今日诸位还吃不上槐叶月团呢。”

    江采霜问:“这话怎么说?”

    “从前家里日子穷苦,每到中秋,别人家都有月团吃,我们家却吃不上。我那时任性,缠着娘亲给我们做月团。”罗方微微仰头看向夜空,目光带着深深的眷恋,“我娘没办法,便从树上摘了槐叶,捣碎成汁来和面,说这是槐叶月团,比旁人的还要好呢。”

    “那时候家里连油饼都吃不起,面饼又干又硬,里面连块饴糖都没有,可我那时候却觉得,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了。”

    罗方低头,手指快速在鼻尖抹了一下,感慨地笑了笑,“我也是长大了才知道,别人家的月团都是糖酥皮,红豆馅的。”

    只有他家的月团是槐叶饼,连馅都没有。

    罗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