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男狐狸精总想坏我修行》 51. 第 51 章 住着好几位小神仙呢(第3/4页)
从筐里拿出一个糖酥小饼,翻来覆去地瞧,“现如今长大了,能买得起油酥和糖,便用这些新做了槐叶月团。好吃是好吃,可是……”
“可是什么?”江采霜正听得入神,闻言忍不住追问道。
罗方摇摇头,咽下喉间酸涩,“没什么。”
他这般欲言又止,落在众人耳中,自是一番难言的凄苦无奈。
吃完了饭,另派出两个人去马厩换班,接替之前的人看马。
林越梁武睡堂屋,江采霜和燕安谨宿在一间厢房,剩下的人住隔壁厢房的通铺。
梁武舒展着筋骨,边朝屋里走,边嘟囔道:“真是上年纪了,一喝酒就困。”
他刚要进堂屋右边的屋子,罗方犹犹豫豫地叫住他,“梁大哥。”
刚才吃饭的时候,罗方看起来就心事重重的模样。
对于他会突然叫住自己,梁武毫不意外。
“咋了?”
罗方小心地看了看四周,“你们真要去青州?”
“对啊,去青州青城山,听说过吗?”
“听说过听说过,”罗方连连点头,“山上有个道观,住着好几位小神仙呢。”
梁武转了转脖子,等着他的后话。
“梁大哥,你们到了青州,能不能替我回我家看看?”
“行啊,你家住在哪儿?”
罗方正要回答,外面传来了笃笃的敲门声。
罗方惊得一个激灵,及时止住话头,“我去看看。”
还不等梁武反应过来,他就脚步匆匆地离开堂屋,去院子里开门了。
他站在院门口,跟来人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很快,两人一同进来,走到堂屋门口。
烛光映照下,梁武认出这人就是给他们指路的那个刀疤脸。
罗方冷汗涔涔,介绍道:“这,这是我同乡大哥。”
刀疤脸语气冷硬,透着不容置喙,“我家里来了亲戚,住不下了,来你家住一晚上。”
“好,那我跟我大哥……挤一挤,住一间吧。”
罗方与那刀疤脸走向左边房屋,进去之前,刀疤脸还回头看了眼梁武。
梁武佯装不知,打着哈欠回屋。
而另一边,江采霜正站在厢房门口漱口,凑巧看到罗方带着一个人去了堂屋。
她正要收回视线回屋,余光却瞥见槐花树下一抹白。
通体洁白的小毛团趴在树根上,长长的耳朵垂在脸颊边,身体随着呼吸上下起伏,颤巍巍的,像是随时都会掉下来。
江采霜察觉到它身上熟悉的气息,诧异极了,“惊葵?”
这不是师父曾经救下的那只小兔精吗?
它怎么会在这里?
明月高悬,垂耳的小兔精睡得香甜。
江采霜放轻脚步,小心翼翼地走向它。
走到它栖息的那条树根前,她身体一弯,朝它抓去。
惊葵抖了抖身上的毛,消失不见。
树根上只留下一簇淡黄的槐花,随风飘扬而起,江采霜下意识伸出手,槐花却从她指缝中穿过,落进了花堆里,不见踪迹。
“惊葵?你去哪儿了?”江采霜手掌贴在唇边,小声喊道。
可她四处找寻,还是没找到这只小兔精的藏身之处。
惊葵的法力没有攻击性,但它惯会化形,花鸟虫鱼就没有它变不成的。
除非它自己现身,否则江采霜还真找不到它。
江采霜本要转身回房间,一抬眼,瞥见这株生长在墙里的槐树,她眉眼间拢起淡淡的好奇,近前两步,手心贴上崎岖的树干。
这棵古槐高大参天,枝繁叶茂,看上去已有了不少年头,也不知有没有生出树魄。
若是生了树魄,成了精怪,兴许还不好对付。
江采霜身披月色回到屋中。
燕安谨正站在烛台前看信,听见声响回过身,关心问道:“怎么了?”
“我刚才看到惊葵了,它是我师父偶然救下的小兔精,我师父见它修行不易,心性纯善,便将它养在身边。可它从来没离开过青城山,怎么会出现在这里?”江采霜走到桌边,倒了杯茶水。
“难道师父也在这里?”江采霜心里刚升起这个猜测,转瞬间便被否定了,“不对,师父若是出关了,为何不回信给我?”
燕安谨缓步走到她身边,温热手掌搭在她肩头,“道长担心什么?”
“我……其实我也不知道在担心什么,只是不知道师父现在怎么样了,心里没底。”
“先别急,道长想一想,”燕安谨语调慢条斯理地开解,“若是真的出了事,惊葵怎会如此悠闲地出现在你面前?”
燕安谨的嗓音如冰泉溪涧,清冽柔和,很好地抚平了江采霜内心的不安,让她因紧张而慌乱的心神重新安定下来。
要是师父需要帮助,惊葵遇到她,肯定会着急地扑上来求救,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来无影去无踪。
“你说得有道理,要是师父遇到危险,惊葵不会悠哉地趴在树根上睡觉。”江采霜心头稍松,“是我太紧张了。”
“道长无须过多忧虑。清风真人修为高深,这里的事,想必他自有安排。”
“嗯,我应该相信师父。”江采霜点点头,喝了杯温凉的桂花茶,转而问道:“你刚才在看什么?”
刚才进来的时候,似乎瞧见他在看一封信。
燕安谨将指尖夹着的信纸递给她。
江采霜展开信笺,先看了后一页的落款,“咦?是陈县令写的?”
“嗯。”
江采霜放下茶盏,起身来到窗边,借着窗外明亮的月辉看信,“信上说……他已经调任到开封府了,多谢世子的赏识,还说……”
信里还提起一件小事,说是余家老头没挨到中秋,前几日就过世了。
过世之前,他把余及和余三娘叫到床前,把家里的宅基地和田地都给了余及,余三娘什么都没落着。
她那样尽心尽力,不嫌脏累地在床前侍疾,操持一家子的吃喝,最后连一间容身的屋子都没给她留。
陈县令感念余三娘的孝心和护子之心难得,怕自己离开县衙后,她和阿宝儿母女俩受前夫的骚扰,便问她愿不愿意去汴京,跟在他身边当个厨娘。
余三娘早已没了安身之所,便毅然离开自己住了二十多年的地方,跟着陈县令一起去新地方上任。
“余三娘跟在陈县令身边,能有个稳定长久的活计,往后就不用杀鱼了,说不定还能帮阿宝儿得到识字读书的机会。也不失为一个好去处。”
对于余三娘来说,这已经算是比较不错的结局了。
只是一想到那只知死读书的余及,对家里的事情不闻不问,连亲爹重病在床也不见他回家看几次,却能继承家里的所有宅院田地,江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