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游戏侵入现实》 600-620(第7/27页)
朝臣们的面,自己推荐自己吧?这种事,自有小弟(党羽)来干。
大学士刘飞白开口道:“我推荐礼部左侍郎曾缙。”
何朔和他谈过一次。他并非强势的性格,与何朔一起共事,摩擦是有的。但大体过的去。何朔确实有才能,为人清正贤明。增补一个刺头进来何苦?
吏部右侍郎、翰林院侍读学士萧学士开口道:“我推荐左都御史殷鹏。”
萧学士开口推荐殷鹏,让不少人颇感意外。目光看向六部方阵中沉默着的许澄。许澄被何大学士提拔,超萧学士一头。这两位似乎有点心结。
当即,又有刑部尚书华墨推荐通政使俞子澄。兵部左侍郎推荐吏部尚书宋溥。
户部左侍郎赵侍郎朗声道:“我推荐九省统制王子腾。”赵侍郎与旧武勋集团交好。贾府到清虚观打醮,他还特意派次子送礼。贾政在京时,与他时有来往。
因为,昨天的真理报上已经有鼓吹王子腾的文章出现。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明白,真理报的主编是贾环。王子腾可是贾环的舅舅。显然,某些力量想要推出自己的政治旗手!
王家那一幕,朝臣里知道的人不多。
一个很普通的推荐。吏部尚书宋溥就准备在空册上列上王子腾的名单。宋天官此时更多的是感觉到多了一个强力对手的棘手感。
这时,领班军机大臣,大学士何朔出列,向雍治天子奏道:“武官如何为宰辅?王子腾并无主政一方的经历,臣以为不妥。恳请陛下废除此推荐。”
武官如何为宰辅?何大学士这句话,说的武英殿中一片哗然!
优哉游哉的推荐候选人阶段,气氛却突然一变。谁也没想到,何大学士会在这个阶段发力。不是在廷议投票时操纵票数,更显得有素质吗?
许澄低着头,脑子飞速的转着。很快,就有点明白问题出在哪里?真理报上这两天大肆报道王子腾的功绩,恰恰加强了王子腾身上的标签:武官。
何相能让勋贵出身的武官进入军机处?想都别想。必须是文臣,科举正途出身。
朝堂之中的明眼人,不只许澄一个。户部尚书卫弘很快也品过味来。心中倒有些奇怪:贾环为什么要阻拦王子腾升任大学士?那不是他舅舅吗?
……
……
勋贵武将中,当即就有人不满的道:“何相,武官如何不能为宰辅?唐朝时,出将入相乃是美谈。本朝,亦有此例。”
何朔并没有回话。他在等天子的答复。文臣中,立即有人出列,引经据典,摆事实,讲道理(忽悠),说明武将为宰辅,于治国不利。
武英殿中,很快就吵成一锅粥!
雍治天子心里一阵苦笑。他的这位宰辅,能力很强,却总想着搞文官政治。这又来了:压制武将。
右都督魏其候出列,向天子奏道:“何相之语,有失公允。臣窃以为不取。不过,王子腾为大学士的提议,确实欠妥。若以战绩论,臣岂不是更合适?”
勋贵武将序列中,当即就有人笑起来。
这真不是吹牛,魏其候的战功,比王子腾不知道大多少倍。要是以战功论,魏其候可为大学士。但是,魏其候为宰辅明显是不合适的。所以,按照这个逻辑反推,王子腾也是不合适的。
北静王、南安郡王几人都是皱眉。
别以为魏其候说什么公道话,这只是新旧武勋集团之间的矛盾。新武勋集团的扛鼎人物魏其候,觉得是不愿意旧武勋集团的王子腾成为宰辅!
魏其候说话,当即又有一批勋贵加入争论的行列,都是不同意王子腾升大学士。提名都不行。因为,提名有时候往往意味着一种资历。这次不行,下次说不定就行了。
见反对声音比较大,雍治天子有一点犹豫。王子腾算是他提拔起来的臣子。忠心耿耿。当然,他让王子腾执掌九边精兵,看中的就是其忠心。
晋王在他面前力荐王子腾。雍治天子对此议在两可之间。这时,心中已经有偏向性。
这时,兵部尚书高国对出列,上前奏道:“臣以为王点检不合适。他于兵事,都未必擅长。何况与牵连更广的政事?”
雍治天子点头,道:“高尚书说的是。”
户部赵侍郎就有点傻眼。前些时日,王子腾的长子王承嗣找到他时,说的可不是这样:大臣们、晋王都支持、万无一失。但是看今天这情况呢?狗屁的万无一失。竖子!
北静王等人对这个结果都有些失望。但是王子腾事先并没有和他们通气。此时,他们也不好逆势而为。
当朝臣们以为接下来就是投票时,兵部尚书高国对,忽而道:“臣有一议,晋王英睿、聪颖,陛下何不指定晋王参与廷议呢?”
高尚书的话音刚落,雍治天子的脸色就沉下来。
武英殿中,瞬间变得乌云密布。气氛紧张。这倒不完全是雍治天子的怒色所带的。而是,朝臣们都明白,高尚书公开打响了本朝夺嫡第一枪!
这场巨大的漩涡、暗潮,朝臣们谁能置身事外,得以幸免呢?
第606章 第一回合
上午,天晴。北湖中秋波涌起。荆园临湖的一处小院中,粉墙雅舍,韩谨和楚王在敞轩中下着棋。
楚王二十岁的年纪,身姿修长,穿着一身月白色的文士衫,文质彬彬。坐在棋盘前,落下一粒黑子,笑道:“先生高才。”
武英殿议事已经开始了。不知道,将要致仕的高尚书按默契推荐晋王没有。恐怕谁都没有料到吧?
韩秀才平静的一笑,道:“王爷过奖。不过是令王爷占得一些先机。要被立为太子,还需要继续下功夫。”
楚王微笑着点点头。
他那位四哥在京中联络大臣,又有锦衣卫、内监相助,又在天子面前办事露脸,春风得意啊!现在呢?哈哈!
门外,自苏州而来,韩谨的朋友,秀才罗子车,童正言两人见屋中的情形,对视一笑。子恒游历天下数年,如今越来越厉害了。东林一脉,有望通过楚王,重新执掌朝堂。
……
……
武英殿中,空气凝固。
从程序上,兵部尚书高国对的话没有问题。廷议,除了通过官位自动获得资格的大臣外,天子还可以指定人参加。
但是,高尚书建议天子指定晋王参加,这就实在太犯忌讳。谁知道天子心中怎么想的?——废太子之事不远,天子是否愿意现在立太子,大臣们谁都难以把准脉。
雍治天子眼神冷冷的看着面前的高国对,高居于御座之上,冷声道:“高国对妄测上意,用心险恶,其罪当诛。”
高尚书,年老多病,本来只是打算临退休前政治投机一把。此时,给天子这句话给吓的跪下来。免冠叩首,陈情谢罪道:“陛下,储君乃国本,宜早定之。自古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臣不敢有私心。唯陛下圣心独幄。臣辜负圣恩,罪该万死。望陛下念臣年老,准臣乞骸骨。”
高尚书一番求饶的话,说的武英殿中的群臣心中感慨,赢的了不少同情分——晋王阵营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