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莲花太医求生指南: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黑莲花太医求生指南》 80-90(第26/32页)

   末了,文清辞后知后觉意识到,谢不逢的手臂竟因疼痛而轻轻颤抖了起来。

    谢不逢缓缓收力,自背后搂住文清辞。

    接着毕竟在他耳边呢喃道:“不要走,让我抱一会好不好?”

    他的话语里,带着一万分的小心。

    语毕,便缓缓地阖上了眼眸。

    文清辞那只按在谢不逢手臂上,试图将他推开的手顿了一下,最终还是缓缓地落了下来。

    在谢不逢的心中,解药并不是刚才服下去的那一碗。

    而是怀里的这个人。

    鼻尖自文清辞的脖颈处缓缓蹭过。

    他将无声看做应许。

    谢不逢终于在此时,放肆地深嗅起了那股令他迷恋的苦香。

    第89章

    文清辞从来不知道, 谢不逢居然如此擅长得寸进尺。

    自那之后,但凡毒发谢不逢便会黏在文清辞的身边,将他当做解药般搂在怀里不肯放手。

    完完全全没有一点皇帝的样子。

    此时虽是夏末, 但气温仍半点不减。

    谢不逢身材高大,能够直接将文清辞裹在怀中, 怀抱更是称得上炙烫。

    哪怕是体质特殊,体温比常人低一些的文清辞也觉得有些热。

    但是他并没有将谢不逢推开。

    文清辞将从医时的严谨与认真用在了这里。

    他将拥抱当做试验,几次后终于确定……自己似乎并不讨厌谢不逢的拥抱。

    *

    太医按时将煎好的药端了过来。

    文清辞每天送去煎煮的药方, 都有所不同。

    虽然还是上次那个太医,但是今天他却终于不与文清辞聊那些有的没的了。

    将药放下后,他忍不住问:“我看你开的药, 下的全是重剂。不知你师承何处?这种风格……我之前还真没见过。”

    文清辞将取下食盒的盖子, 回答道:“重剂并非师父所教。”

    “明白了!”年轻太医瞬间眼前一亮,“都是你自己琢磨出来的。”

    文清辞轻轻地笑了一下:“算是吧。”

    没有了覆盖口鼻的白纱, 文清辞的声音听上去极其明润, 如玉珠坠地。

    ……气质可真好啊。

    年轻太医不由晃了晃神,耳根子泛红。

    他顿了一下,慌忙清了清嗓子说道:“实不相瞒, 太医署里有许多人。都对你的方剂, 还有涟和的事非常感兴趣,想要来和你偷师。”

    “偷师?”文清辞愣了一下, 手上的动作也停了下来。

    自己“罗刹”之名太过响亮,之前哪怕是在太医署里, 同僚们也一直与他保持着界限。

    文清辞在这之前没有想到, 某日竟然会有人对自己的行医方式感兴趣。

    刚才的语气有些强烈, 担心被他误会, 文清辞只得补充了一句:“你身为太医, 为何要同我学?”

    虽不会有人直接说,但是宫中太医一向瞧不起野路子。

    对方笑道:“你在涟和的做法,已经被陛下传遍了各个州府。这可是开宗立派的事儿啊!”

    鼠疫几乎年年都会在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方式爆发。

    今年以前,百姓遇到鼠疫只能听天由命。

    直到文清辞出现,众人这才第一次交上了答卷。

    和当年单打独斗不受人理解不一样,他在涟和的一切,都是由官方,甚至由皇帝本人来背书的。

    谢不逢在用皇权,令世人接受文清辞的医学概念。

    因此那年轻太医说的话并不夸张。

    文清辞在涟和做的事,已经被广为传播。

    甚至因为涟和的成功,已有一部分人不再抵触“剖解”。

    毕竟相比于完完整整地死掉,他们还是更想活着。

    卫朝上下于医一道的观念,都在因此事而默默发生着变化。

    从这个角度看,文清辞或许的的确确是“开宗立派”了。

    那位年轻太医一脸期待地注视着文清辞。

    他顿了一下,思考片刻终于缓缓开口:“品类太繁,攻治必杂。凡是方剂,应要避开此举。”

    文清辞没遇到过有人对自己的方剂感兴趣。

    见这太医好奇,索性一味一味地分析了起来。

    “……有道理。”而那个年轻太医,则只剩下了点头。

    文清辞看了一眼手中的汤药又说:“若是我没有看错的话,你这次的药煎得虽不错,但是浸泡的时间还是有些不足。”

    卫朝一般很少有人讲究这个。

    “你的意思是,我应当再浸泡一段时间?”

    文清辞缓缓点头:“对。浸泡时间再长些,才能使其中成分溶出。”

    “明白了,明白了,”太医连忙点头,末了有些不好意思地说,“看来我这次送的药,还是不太合你的要求,待明日,你再看吧!”

    其实他所煎煮出的药已经很好,只是文清辞的眼光太过毒辣而已。

    不过见他这样期待明日的药方,文清辞也随之轻轻笑道:“好。”

    两人也算是在涟和共患难过,聊完了这副方剂后,太医忍不住小心问:“你这一次打算在雍都,待多长的时间?”

    语毕,又想起什么似的说:“哎……瞧这,我问你这个做什么?此事也不是你能控制的。得看陛下什么时候愿意放你走。”

    显然他仍然坚信,文清辞就是谢不逢找来的替身。

    “哎……”那太医又轻轻叹了一口气说,“不过这也正好!”

    “怎么正好?”文清辞好奇道。

    “不只是我,还有许多同僚对你的医术感兴趣。往后若是陛下……对你,咳咳厌烦了,或是看管不那么严格,你可以过来同我们聊聊,顺便教教我们。”

    文清辞的手指不由一动。

    忽略“看管”等词。

    文清辞发现,自己好像真的对对方的话,生出了一两分的兴趣。

    ……儿时的记忆,是陪伴文清辞一生的噩梦。

    他不想世界上,再有第二个山萸涧。

    若是想要达成这个目标,便不能只靠自己一个人。

    文清辞上一世虽只读到大二便穿到了这里,但是却还是获利于时代,拥有了较为超前的思维模式。

    如果让它随着自己的亡故一起消失,那实在太过可惜。

    若能将这种思维方式传递下去,自然是一件好事。

    太医署有这个时代最好的医生。

    要是能与他们交流,定然最好不过。

    但那也就意味着,自己要暂时留在这里……留在谢不逢的身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