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纯皇贵妃: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清穿之纯皇贵妃》 110-120(第18/44页)


    这就让大臣们更惶恐了,觉得只一份告罪书不够,是不是得多写几份?

    乾隆当然不干了,正头疼的时候,傅恒就建议道:“皇上,西边除了已经臣服的,不是还有另外一部分逃逸了?”

    那部分人后来逃去了北边,不然北边的使臣也不会那么快得到消息。

    傅恒只起了个头,乾隆就明白他的意思了。

    地动未必是他这个皇帝的罪过,而是这些人始终没有臣服,所以才有天狗食日了,警示他们一番?

    乾隆二话不说就让人拟了旨意,送到北边去:看!因为你们不臣服,不但地动了还天狗食日了。再不臣服,这老天爷都要看不下去了!

    那边的人收到信使送来,发现乾隆十分不要脸,把这次地动和天狗食日都归咎在他们身上,顿时一口血险些气得要吐出来。

    最可怕的是,北边的百姓却相信了乾隆的鬼话,一个个叫嚣着让他们尽快臣服!

    他们要镇压下去,百姓们一个个都不依,闹腾起来。

    毕竟西边臣服后,日子就好过多了。

    傅恒之前提议在边境线往外延伸五百里,但是给的好处就是交汇的地方有互市。

    互市里面有瓷器、茶叶,甚至有玻璃制品,还有最近京城流行的自行玩具,哪怕自行车也是有的。

    虽然沐瑶当初听说的时候感觉很疑惑,西边那么穷,他们还打了败仗,赔了那么多东西,手里哪有银钱买这些奢侈品啊。

    对西边的人来说,这些不能吃不能穿的东西,不就是奢侈品了?

    吃都吃不饱,穿都穿不暖了,谁要买这些东西?

    哪知道互市的买卖相当红火,用的都是金银来交易,没有金银是别的东西也行,比如那边的玉器和铜矿,都能按照跟金银相同的价钱来买,以物换物。

    这样对西边那些贵族来说就十分方便了,不必另外找人换成金银,直接就能买东西了!

    平民自然买不起,但是贵族们手里还有银钱,自然就能买得起了。

    茶叶这种东西,西边的贵族最是推崇,瓷器和玻璃摆件放在家里阔气得很,家家户户必然有。

    京城新玩意儿他们也很感兴趣,买着都停不下来。

    因为互市红火,当地就建了一座城,方便商人和贵族的仆人们来往。

    毕竟离着有一段距离,当天来回是不可能的,吃住的地方得有吧,客栈和酒楼也就有了。

    贵族们住客栈吃酒楼,下人们地位低一点自然不行,于是便宜一点的客栈,以及小食店也跟着有了。

    穿也要有,这边漂亮的丝绸摆摊就掉价了,成衣铺就有了,客人能进去直接买布料,也能让店里的绣娘当场量身订做。

    当然也有成衣,全是新的,各种尺寸都有,穿上合适,买下就能穿着走了。

    对于只住几天的人来说,合身的衣服买几套,再买一车的布料回去送人或者自己用,那就合适不过了。

    贵族们能享受一番,平民就开小食店,在客栈和酒楼当小二,帮忙喂养拉马车的骏马。

    甚至还有当导游的,介绍城里最好吃的酒楼和住得最舒服的客栈,贵族们会给一笔不小的打赏。

    客栈和酒楼还要消耗粮食,从大清这边拉过去就太远了,从西边直接买就要划算得多,路途不远,而且粮食的价格也不错。

    百姓们得到好处,自然日子好过一点了。

    北边的人看着,能不羡慕嫉妒吗?

    互市看着是赚了西边贵族的钱,掏空他们的底子,更多的也是给百姓们一点营生,让他们能够勉强活下去。

    民心向着大清这边来了,西边休养生息后想卷土重来,也得看百姓乐不乐意了!

    西边如此,北边自然也是这样了!

    乾隆那封信还昭告天下,北边的族长都要吐血了,偏偏底下人还闹。

    不但百姓闹,连贵族都闹。

    他们能不闹吗?

    西边那些贵族整天炫耀得了京城什么好东西,家里茶叶管够,瓷器和玻璃摆件也是一个比一个精美,身上穿着绸缎衣服,过得美滋滋的。

    反观北边的因为没有互市的关系,商队不过来,自然有钱都买不到了!

    乾隆这一出祸水北流,又有使臣回去提醒这边的武器变得非常可怕。

    经济和武力双双震慑之下,北边没扛住多久,也愿意低头臣服了,条件是也要互市!

    这个条件乾隆当然会满足了,能掏空这些贵族们的荷包,让他们再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钱又能充盈国库,这样的好事他能不答应吗?

    第115章

    两边互市让乾隆赚了个盆满钵满,永璋和永瑢也跟着赚了不少,算得上皆大欢喜了。

    永璋特意给沐瑶挑了礼物,是一套和田玉的首饰,玉质极好,是从西边那里高价买下来的。

    永瑢也赚了银钱,打算给沐瑶也送一套首饰,却被沐瑶拦下了。

    她笑着道:“正好我有个想要做的东西,得让你来帮忙。”

    永瑢自然一话不说就答应下来,好奇问道:“额娘要做什么,我真能帮忙吗?”

    沐瑶就道:“你会画画,还会画结构图,自然你来帮忙才是最适合的。”

    她比划了一下自己想要做的东西,其实就是小型的消防车了。

    毕竟之前碧桐书院烧起来的事,让沐瑶想起后来九州清晏仿佛也是烧起来过。

    说到底还是如今的宫殿全是木质结构,全是易燃物,一旦失火就烧得厉害,如果不及时救火,基本上就要被烧完了。

    因为九州清晏烧着的事,弘曕并不知情,跟其他阿哥聊天说话正笑着,被乾隆偶然看见,心里就不高兴,还训斥了一番。

    没几年,弘曕就因为内疚去世了。

    所以沐瑶记得此事,更是记得永璋这个一起长大的小伙伴弘曕来了。

    弘曕实在无辜,怎么都不能让这样的事再发生的。

    她发了一会呆,永瑢就疑惑道:“额娘,这个水车要怎么出水?”

    沐瑶就解释道:“这车是四四方方的,前后都有能推动的地方,底下是轮子。两边也有拉杆,左右两人上下拉,让水从最上边的龙头出来。”

    这是简易版的压力出水器,跟高压枪有点相似,不过没能达到现代那个强度,在这时候已经很合适了,水柱能够一三十米远。

    就是需要人力去推动,而且车里的储水器有限,还得有人不停往里边加水才行。

    不过在宫里,最不缺的就是人手了。

    暂时沐瑶没能想到更好的水车,只能先把这个做起来。

    永瑢按照沐瑶的意思把这个水车画出来,已经是几天之后了。

    沐瑶看过后觉得该是差不多了,永瑢就自告奋勇道:“额娘,这个就让儿子去找人做出来如何?”

    一来永瑢不想沐瑶费神,她还得好好养胎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