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在梁山跑腿的日子》 240-260(第22/43页)
及作为?反贼,死在王师手中,倒是个好的结果……”
阮晓露心惊肉跳,颇有?兔死狐悲之感。这?剧本越听越熟。
回看张叔夜,她嘴上不说,眼神询问:要是您当初招抚了俺们,焉知不会是同样的后果?
张叔夜平静地道:“是他们目光短浅,反心不改,反复无常,因而自取灭亡。而有?些屠狗之辈,市井之徒,虽然蜗居水泊,却不忘侠义之道,造福一方百姓,甚至为?国家立功——人各有?志,无可厚非。就算不爱做官,何错之有??天下?冗官那么多,不缺这?几个。”
阮晓露深深感动。这?话的言外?之意是,只要你们能一直和?国家利益同频共振,本官就会一直包容你们。
可随即她想?起什么,袖子里抽出一封书信。
“可俺们梁山的乡亲来信,说宋江宋太守到任没几天,话里话外?已?经?提过好几次招安,弄得大家好不尴尬。”
很显然,张叔夜和?宋江交接职位之前,并没有?把上述精神传达给宋江。
宋江常年?做官做吏,基层经?验丰富,也有?雄心抱负。苦于资质眼界有?限,看问题时角度比较单一。譬如对于梁山兄弟的未来,他认定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招安”,没有?第二条路。
张叔夜坦然笑道:“我大宋人才济济,官僚之中不能说百家争鸣,也是各有?千秋,各展所长。岂能强求宋大人与我处处一致?”
言外?之意,每个领导都有?自己的个人风格,你们受着就是了。
这?帮子头脑简单的土匪兄弟,不给他们点压力,如何认识到他张大人之通情识意、便人利己之美?德?换个宋江治治他们,让他们认识一下?,正常的地方官是什么样的。
阮晓露只好不提这?茬,心里琢磨,这?样也挺好。宋大哥今儿也招安,明儿也招安,等到梁山兄弟嫌他烦了,过去的情谊磨光了,就不用顾着面子了。
她收起那信,笑问:“有?什么用得上俺的地方?”
过去在济州,她就是官府和?梁山的中间?人,动不动就被叫去,帮着济州府给山寨传话;如今张叔夜高?升进京,她自己也因公?进京,依然是天选传声筒,命定跑腿人。
张叔夜忽道:“你没吃饭吧?我新雇的厨娘手艺还不错,尝尝开封菜?”
阮晓露受宠若惊,随后发愁:“多大事儿啊,还得留我吃饭?”
张叔夜故意板脸:“难不成你还挺忙?来东京干什么的?”
阮晓露忙道:“不忙,不忙,就是来见见世面。”
要是让张叔夜知道,辽国咸鱼翻身?的火器都是俺们提供的,俺们的炮仗原材料都是从政府部门骗来的,你们辛辛苦苦运出国门的岁币,眼下?大部分都在俺们库房里——她不知道会有?多么糟糕的后果,至少自己今儿肯定没人管饭。
“有?什么能帮忙的,俺一定尽力。”
*
简单的晚饭吃到一半,外?面纷纷扬扬开始下?大雪,把原本暗淡的天色照亮了三?分。婢女送来两个火盆,又帮阮晓露在手炉里添了炭。
“去年?北行一趟,应该交了些江湖朋友吧?”张叔夜饮着温黄酒,好似拉家常,道:“北国的战事,想?必你这?阵子也听了不少,不用我多说。”
阮晓露赶紧说:“是认识了几个异族人,但哪敢随便交朋友啊,不知根不知底的,防着还来不及。”
“不用这?么着急澄清。”张叔夜笑道,“你们不是老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有?时候,江湖有?人,倒好办事。”
阮晓露心道,这?是在济州尝到官匪勾结、黑白通吃的甜头了,遇事不想?想?正经?的解决方法,先把江湖人士抓来应急。
“今年?入冬,天气严寒,比往岁更甚。就算是番人虏寇,也受不得那寒冷。边关榷场里,咱们还赈济了不少粮食被褥过去。”张叔夜嫌酒不热,又令人去加温,一边道,“据我们在北国的线人汇报,双方重?新开战数月,死伤惨重?,半数以上都是冻死的。更别提死掉的百姓、烧掉的柴炭、破坏的牲畜草场……辽金两边高?层,便都有?人生出议和?之意。
“但是,上次两国停战,是因为?那辽国太后极尽委曲求全,答应了不少过分条款,才勉强换来一纸和?议。等到辽国改革强军,国力恢复,那太后立刻撕毁协议,发动奇袭,夺回了不少土地。因着这?一次毁约,两国间?的信任已?经?完全耗尽。双方世仇太深,血债太重?,这?一次是实在打不动,不得已?而试图停战。但试探了几次,都以见血收场,根本谈不起来。”
这?可是新鲜事,阮晓露道:“瓦子里的‘时事演绎’可从来没说过。”
张叔夜笑而不语。大宋虽然多年?不曾对外?战争,但各路安抚使司一直在重?金培养间?谍细作,形成成熟的谍报网络。虽说如今吏治腐败,间?谍也大多不堪大用,要么消极怠工,要么业务生疏,要么干脆是段景住那样临时招募的水货——毕竟底子还在。张叔夜升迁以后,动用自身?人脉,加强对辽战略刺探,让这?个谍报网络重?新活动起来。
这?些正儿八经?的谍报工作成果,民间?艺人渠道再广,也不可能轻易知晓。
阮晓露故作外?行,问:“那跟咱们有?什么关系呀?”
张叔夜笑道:“咱们大宋以儒立国,四夷皆视为?君子仁义之国。君子者,非止克己,亦当常存悲悯之心,忧世之志,济人之怀。兼济天下?,助人纾苦,此乃至善之境也……”
阮晓露懵懵懂懂,听了一节道法课,大概明白张叔夜的意思:咱们大宋是四夷典范,是当今世界第一强国,不仅要管好自己,更有?责任管好别人,训示四方。
她心里不服气。这?大道理俺也会说。
她拍手笑道:“俺们江湖里也有?这?样的说法。所谓侠义之道,争强好胜、扬名立万是下?乘,扶危济困、锄强扶弱才是上乘。本事越大,责任越大。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张叔夜喜道:“就是这?个意思!谁教你的?”
不等她答,又道:“既然辽金双方互不信任,却都对咱们大宋的治国之道十分服气。他们不约而同的派人递话,想?要让咱们当个中间?人,主持一下?和?谈。当然,也有?我们的人在此推波助澜……”
阮晓露心想?,不知自己在瓦子里呼吁和? 平之言辞,有?没有?给那辽使提供一点灵犀,是不是“推波助澜”的一员呢?
以当今道君皇帝的好大喜功、眼高?手低之性格,虽然不曾征服外?虏,也没法轻易拿回幽云十六州,自己的国家也治理得华而不实,但当个世界警察,维持一下?国际秩序,定然是他心之所向,肯定会满口答应。
而且约莫要趁人之危,捞点好处,以显自己的傲人政绩。
她心里这?么想?,马上就问:“给咱啥好处?”
张叔夜笑道:“这?个你不必知道。”
阮晓露逆反心起,当即猜测:“幽云十六州,能不能给咱一两个?”
张叔夜斥道:“你瓦子里听书听多了!天底下?哪有?这?等好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