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在九零年开办美食综艺》 5、芋圆布丁奶茶(第1/2页)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晚上好。”综艺在这时候是个很新鲜的东西,主持人的开场词显得很官方,“感谢大家在周五的晚上锁定江省卫视,我是主持人王庭。”
王庭开场时,晚琪跟着鼓掌。
节目是第一次录制,王庭简单介绍了节目和展望了下未来,接着介绍各位嘉宾。
连她一起一共六位厨师,除了她都带了一两个助手,就显得她的流理台前格外空旷。
她是最后一个被介绍的,见镜头扫过来她露出一个笑容,“大家好,我是牧家餐馆的牧晚琪。”
底下的观众很配合地鼓起掌,伴随了一阵“哇”声。
王庭了然地看了眼观众,笑道:“很漂亮是不是?”
“是——”下面的观众都是附近拉来的还未放假的学生,正是爱起哄的年纪,一个应得比一个响亮。
晚琪听见整齐的一片是,有些不好意思地挡住了嘴,只露出一双带着笑弧的眼睛。
她是真没想到在这个年代能遇到这种调侃,还以为今天的现场会很严肃,看来并不尽然,哪个年代的年轻人都差不多。
上节目需要上妆。
嘉宾人数太多,她就自己跟化妆姐姐借了工具,作为一个精致的美食博主和爱美的女孩子,她平常出境也是要打扮的,化妆技巧从大学时期就开始磨炼,很明白怎么突出自己的美貌。
九零年流行的是港风打扮,她这张跟前世一样的脸并不适合浓妆,而且等会要做饭,她希望妆面能简单点。
电视台的摄像机像素挺高的,她给自己化了个心机裸妆,像是凭空给自己加了层滤镜,力保能透出天生丽质来。
从现场观众的反应中,她今天的妆面很成功。
现在的话筒尾端还连着线,王庭拉着线往旁边站了点,“晚琪可是我们今天参赛的厨师里年纪最小的,今年还在读大三。”
“而且,也是我们节目从民间招募的,早上刚下了赛场就被导演给拉来了。”王庭录制前跟她简单交流过几句,在镜头前叫得亲热也并不突兀,“当然,导演并不是看小姑娘长得好看才把她拉来,她的厨艺也是很棒的。”
观众配合地笑出声。
“那么晚琪,你今天准备了什么菜?”聊了几句也只短短的一两分钟,现在的胶卷很贵,王庭习惯了把控时间到差不多不用剪辑能直接成片的程度。
“准备了一道很适合夏天的饮品。”她提前要求了冰块,到时候凉爽的奶茶肯定会很受欢迎。
“看着东西很不少,”摄像头配合地拍摄了桌案上的食材,“那就期待你的表现了。”
他拖着长长的话筒线走回了舞台中间宣布规则,“我们的大厨们要在半个小时内完成菜品,倒计时会显示在大屏幕上,做菜途中我们也会有菜式介绍和观众提问…”
“那么,大家准备,计时开始!”王庭敲响了锣,发出锵地一声,与此同时大屏幕上的倒计时也开启了。
晚琪的料理台上有两口锅,可以一边煮奶茶一边蒸番薯和芋头,她把这些都弄上再倒出木薯粉后就有点没事干了。
这些都需要等,在忙碌的众人间就很显眼。
“晚琪看起来在等待,这是要等煮熟才能继续下一步操作吗?”王庭注意到了,拖着话筒线又过来。
“对,要等它们熟透。”晚琪拿着铲子轻轻搅动奶茶避免糊锅。
“那现在是在煮什么呢?”他凑近了点闻,“茶味和奶味融合的很香。”
“在煮奶茶,”节目主旨是教会观众做菜,那么介绍的流程不能少,她仔细地说了料理过程,“这是湾岛那边的饮品,纯牛奶和茶叶一起煮,煮到像现在这样冒泡就可以关火了,茶叶我选的茉莉花茶,用红茶和绿茶也可以,需要注意的是茶叶不能煮太久,不然味道太浓了会发苦。”
晚琪关掉火,把奶茶倒进碗里,过滤出茶叶渣,“之后按照个人口味再加糖就好,我选的是果糖,加白糖也可以,不过白糖是双糖,喝完后残留在嘴里容易发酸,果糖是单糖就没有这个问题,而且越冰味道就越甜,口感会很好。”这也是奶茶店会选果糖的原因。
“哇,单糖和双糖很有讲究啊。”王庭看着她往奶茶里放入果糖,“那两者有什么区别吗?观众又该如何选择呢?”
“单糖比双糖甜,也比双糖容易吸收…”她大略说了下区别,总结道:“一般烧菜的话家里用白糖红糖冰糖这类常用的就可以了。”
问答了几分钟,蒸着的番薯和芋头也熟了,“这边煮的是配料,如果感觉做加料麻烦的话,单单奶茶就很好喝,加一点红豆或者葡萄干也很不错。”
节目不会只采访她一个人,王庭又扯着话筒线去其他厨师那了,晚琪把蒸好的东西都拿出来,先做了芋泥。
她往芋头里加了一点紫薯,这样做出来的芋泥是淡紫色,颜色会很好看,加入一点牛奶和糖再把它捣碎成泥,芋泥就做好了。
这时候番薯和紫薯也凉一些了,她把木薯粉和两者分别揉成团,纯用木薯粉的也揉了一个,三个面团搓成长条切成圆柱形,纯色的因为咬着会更加结实就切得小了一些,放进沸水里煮至飘起就捞出过凉水,她多过了几遍凉水,芋圆可以更加q弹。
布丁用的是懒人做法,又快又简单,先把纯牛奶煮至温热,再加入搅拌好的鸡蛋和糖,搅拌均匀后过滤,之后覆上保鲜膜隔水蒸就好。
所有的配料都准备好后,晚琪把芋泥抹在玻璃杯的杯壁上,在下面铺了一层芋圆和布丁,倒上奶茶放上几颗冰块,她的奶茶就做好了。
节目录制时是要等计时结束后再一起品鉴美食,除了节目里的三个评委,他们作为大厨也能尝了味道后说几句。
夏季正是海鲜肥美的时候,光选了鱼做菜的大厨就有三个,西湖醋鱼,水煮鱼和鱼丸,晚琪吃了感觉不愧是大饭店的大厨,前世想吃到这手艺的话真是进了饭店没上千都打不住。
轮流点评了一圈,王庭见晚琪一直都没开口,就问道:“晚琪呢?感觉这道菜怎么样?”
这是第五位厨师,做的锅包肉,肉的面衣包裹了酸甜汁,经过前面这么长的点评时间到现在咬着都是脆的。
众人都知道她不是专业厨师,在节目上随意点评倒显得她班门弄斧,她开启了夸夸模式,“我一直在吃,真的是各位老师的菜太好吃了,要是我去各位老师的店里,老师们给打折不?”
这一番夸赞又凑趣的话活络了逐渐安静下来的气氛,做锅包肉的张师傅笑呵呵的,“冲你今天这话,我肯定得给你打折。”
轮到点评奶茶的时候,里面的冰块已经融得差不多了,正好是拿在手里微凉的温度。
她轮到最后也有好处,演播厅是有空调的,温度打的不低,只让观众舒适的程度,厨师们聚在一块火烧火燎的跟没空调没什么区别,离得近的主持人和评审也热,之后又吃了几道刚出锅的菜,那就更热了。
这时候能来一杯冒着凉气的饮品,那真是大热天的救赎。
“这杯子上的涂层很有巧思啊。”评委拿起一个杯子看里面的不规则芋泥,把杯子凑近了摄像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