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80-90(第13/18页)
唐日益衰落,他们都非常愁苦,难道这六皇子是上天赐下来的拯救南唐的超人吗?
于是,皇帝越来越宠爱这个六皇子,文武百官也经常说六皇子的好话。
这就导致太子的不满。太子李弘冀非常嫉妒李煜,长得这么牛,难道是要抢他的皇位吗?
李煜不是个笨蛋,还是有些政治嗅觉的,不敢跟太子杠上,连忙表示:“我只想当隐士,真的不想当皇帝,哥哥还是你上吧!"
他自称“钟峰隐者" "莲峰居士”,整天游山玩水,弹琴写诗,一副不关心政事的样子。】
天幕中出现新的画面,古青青剪辑了关于李煜的纪录片,李煜的演员泛舟于江海之上,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他时而钓鱼,时而举起酒壶,在碧波上品着美酒,何等潇洒自在。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这首词一出,不少人纷纷感叹:"终于看到了一首真正的词啊!"
这首词算不上千古名作,但跟之前那些皇帝相比,已经算非常不错了,简直像洗了眼睛一样。梅尧臣含笑说道:“千古词帝……于他而言,也算贴切,因为他是位帝王啊。”
欧阳修:“你这话我倒不怎么赞同,即使他不是帝王,也能拿到这个称号。这是他还没当上皇帝时写的诗,已经短而不丽,工而不奢,曲已尽,情未尽。"
欧阳修的词风受到诸多名家的影响,其中就包括李煜。
梅尧臣:"你不是不喜欢他吗?我记得你说他是昏君来着。"
欧阳修曾经评价:“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
欧阳修轻声叹息:“词是词,人是人,自然得分开看。这天幕说什么他是被皇帝事业耽误的艺术家,虽然有些促狭,但还算有理。"
大宋诗人对李煜的观感往往非常复杂。
李煜还在世的时候,他每出新词,大宋的文武百官就立刻去抄录,然后倒背如流。
原因无他,李煜写得太好了,只要有鉴赏力,就拒绝不了他的词。
但这位毕竟是亡国之君,身份地位很尴尬,即使有好感,也不能夸出来。
所以造成了一种现象。大宋的文武百官都说李煜是昏君,但背后背他的词看得比谁都勤快。
【太子李弘冀看到弟弟没什么野心的样子,心中悬着的石头落了地,将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叔父。
当时,齐王势力很大,皇帝很宠幸他,封他为皇太弟,也就是说,皇帝死后,弟弟继位。但是齐王看哥哥有这么多儿子,不太想当这个储君,改字退身,主动推辞储君之位。皇上于是改封他为晋王。
太子李弘冀捡了漏,当了储君,但他心里一直很害怕这个叔叔抢他的位置。
于是他下毒,毒死了自己的叔叔。
古代的储君之争,跟今天的商战一样,朴实无华。
皇帝觉得太子在蔑视皇权,但估计心里暗爽,最后没有重罚太子。可太子自己干了亏心事,整宿做噩梦,据说有天晚上,看到了叔叔的鬼魂,直接被吓死了。
皇帝还有几个儿子,但大多都死了,一来二去,李煜成了最合适的人选。于是,他捡了漏,成了皇帝。】
【俗话说,福兮祸之所倚,这个时候,南唐是个烫手的山芋。北边的大宋像是可怕的恶魔,整天对南唐虎视眈眈。
南唐已经不算是什么独立国家了,早就被后周给打废了,本质上是个半独立地受制于大宋的属国。
到了这种境地,很多君主很可能会醉生梦死,到处搜刮民脂民膏,比如宋徽宗的花石纲。
但李煜没有,他可以称得上比较仁爱。】
【李煜大赦境内,减免赋税,打击贪官。当时南唐贪污之风受到遏制,百姓得以喘息,安居乐业。
他在位的时候,沉迷于搞音乐写词,有些荒废政事,非常不高兴,御史很尖声地指责他。李煜非但
没有罚他,反而重赏了他。
李煜妻子过世之后,想娶妻子的妹妹,部分大臣很不满,有些人还作诗讽刺,他们以韩熙载为首
领。李煜没有罚他们,称赞他们非常忠诚,还说韩熙载可以当宰相。
总的来说,他算比较仁爱、民主的君王。】
【但李煜要面对的反派boss实在太强大了。
大宋在当时可是即将一统天下的霸主,所有阻力都会被历史的车轮被碾碎。
李煜上位之后,表面上给宋廷送贡品拉拢关系,实际上一直在屯兵屯粮、储存实力。
赵匡胤觉得李煜这人很苟,怕不是在想什么坏事,所以多次派人,让李煜到大宋来。
李煜不像楚怀王那么傻,坚决不肯去。
赵匡胤心想,行,你不来,那我就来了。
于是大宋的铁骑南下。两方打的有输有赢,打了一年多,大宋才胜利。
李煜连忙派人防守,还在宫中积柴,一旦都城失守,那么立刻自焚。
后来,金陵城破,李煜想要自焚,但是被劝阻了。
李煜梦见满目疮痍的都城,主动提出投降,但条件是不得屠城、伤害百姓。】
天幕中出现新的画面。李煜被押解到了汴京,身上穿着白衣纱帽,站在城楼下受降。
赵匡胤:“朕劝你主动投降,你却屡屡抗命不从,甚至还派兵抵抗,使我大宋伤亡了多少好汉?朕现在就封你当违命侯!"
李煜深感屈辱,却不得不应。
大宋的南唐遗民望着这一段,皆感同身受,默默垂泪。很少有人愿意当亡国奴。
宋真宗望着天幕,眉头一皱:"潘慎修,你是南唐的降臣,你应该跟着违命侯李煜很熟悉吧。他真的仁爱圣明吗?朕怎么感觉这天幕在胡说八道啊?"
"如果他不昏庸,南唐还会亡?"
南唐降臣潘慎修闻言怔了怔,理智告诉他,宋真宗好像有点看不起李煜。他最好顺着宋真宗的意思,痛骂一通李煜,才能博得宋真宗的好感。他张开嘴想说李煜的坏话,却说不出来,那萦绕在舌尖的话,最终还是吞了回去。
“陛下,后蜀国如此富裕,太.祖皇帝只用了六十六天就灭了
它。南唐不如后蜀国富裕,却足足抵
抗了一年。这是因为帝王嬴得了军民的忠诚。”
“南汉君主在城破的时候,准备乘着满载美女和珠宝的船只,飘洋过海,完全不挂念城中的百姓和旧臣。李后主却没有逃跑。"
"如果他真的是昏君,百姓为什么对他忠诚,他又为什么不逃跑?"
宋真宗愣了愣,没想到这人敢杠自己,转念一想,也挺有道理。再怎么昏庸,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