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玛丽苏穿成对照组后(快穿)》 74. 第 74 章 北城还知道在南城做……(第1/5页)
北城还知道在南城做工的伙食很好,同时还打听出了还有一个比盖房子更轻松的活计,但是这个活计具体是什么,却打听不出来。
苏然把这些灾民召集到一起用,让他们用做工换取食物,苏然和一部分南城的灾民签订了协议,不让把在做的事情半点透露出去,若是透露出去,不仅不能继续在南城做工,还要被打一百杖。
苏然现在在做的事情就是制造打仗用的改良版的弓箭,不仅仅是制作苏然改良的弓箭,还有她和二皇子从民间搜集到的能工巧匠设计的精妙武器。
苏然和二皇子从所有设计中挑出了一些战斗力强并且可以大规模制造的武器。
在没有发生灾害的时候,苏然和二皇子二人还在商议该找什么地方的灾民既能制造这些武器还不把这些消息泄露出去。
遇到了这样的天灾,苏然便和二皇子当即决定让江南的灾民们来制造这些武器,江南发生了水患,好些人赖以为生的生计没有了,这个时候是大量劳动力闲置的时候。
因为江南发生了水患,北境敌人的注意力更多是在江南发生水患,而不会想到江南将会制造武器的消息。
所以苏然来江南是带着他的一百万两和兵部拨下来制造武器的银子一起过来赈的灾。
除了那些弓箭之外,苏然还命人在一处秘密的地方制造了火药。
苏然在以前的世界学习过这些知识,所以此时也可以制造的出来火药。
其实在决定制造火药之前苏然是纠结的,火药是把双刃剑。
但是苏然得知在很遥远的地方,已经有国家制造出了火药,他们用火药打仗。
苏然觉得有必要制造火药了。
只有双方都有火药,双方才能坐在谈判桌前,若是只有一方有火药,另一方就会很被动,容易陷入被欺凌剥削的境地。
除了火药,苏然还请几个制作陶瓷的能工巧匠制造出了大炮。
苏然本也是可以他悄悄找人制作出来的。
不过苏然觉得既然来到这个朝代,还是要看看这个朝代有没有人会这些。
若是有人会这些,把这些人用起来才是上上之道。
一是苏然一个人便会那么多东西说不过去,这二是如果是苏然一个人想那么多新发明新制造,对于苏然来说也太费神了。
倒是不如把这些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们集结起来让他们他研发,这样不仅可以推动这个时代的技术进步,而且这些能工巧匠也能够从中得到好处。
苏然要做的就是把这些能工巧匠们张罗起来。
北城的灾民都开始不满每天只能领两顿粥,这两顿粥能顶饱多久。
只要是一到了肚子一饿的时候,北城的灾民们便过去三皇子的门外说希望他能够改到去南城,他愿意做工,这每天稀汤寡水天寒地冻的他们身子实在是扛不住,家里已经是有老人生病了。
北城的灾民知道在南城老人和小孩也是可以做工的,而且老人和小孩做的工是更加简单轻松且时间短,但是给的食物却不会少,也会给取暖的住处。
三皇子妃常头疼,原本北城的灾民都在同情南城的灾民,现在北城的灾民居然羡慕起南城的灾民来。
原本北城中灾民都在夸他,现在却都在夸苏然骂他。
而就在这个时候,三皇子写给皇上的奏折已经到达了京城。
那封奏折说的就是苏然不懂赈灾,南城灾民怨声载道。
这封奏折是苏然刚提出做工换食物南城灾民民怨沸腾的时候三皇子写的。
江南距离京城遥远,奏折现在才到。
皇上看了奏折和几个重臣商议,说是苏然赈灾赈的不好。
一个支持三皇子的大臣道:“皇上这二皇子妃本就是妇道人家,不懂赈灾之策是自然,但是不懂却还是硬是要去就是不合道理了。”
另一个大臣道:“陛下,荣亲王妃捐了一百万两是与社稷有功,但是就算是她捐了一百万两,这天下也不能是任她想怎样就怎样。”
皇上当初也是赞同苏然去赈灾的,现在的折子听的是苏然把那边弄的一团糟乱。
皇上也心里有些烦乱,看来他的确是疏忽了,当初三皇子总是说苏然管理不好内宅,实际上他却是清楚的苏然把二皇子的后宅打理的极好。
虽然二皇子府现在的人口简单,但是从苏然装饰二皇子府还有之后的日常打理也是能够看得出来苏然是个有条理心里有数的人。
装饰二皇子府虽然苏然装修得简单,却但是装饰出来却十分大气,可谓是花了小钱办了大事。
和二皇子成婚之后,苏然也把二皇子府的一些银子投在了一些能够赚钱的产业上面。
这些门道旁人看不出来,皇上却是能够看得出来的,所以皇上当初非常赞同苏然去赈灾。
但是现在三皇子的折子说苏然把南城搞得一团糟乱,
虽然皇上知道三皇子有不老实说话这个毛病,但是这毕竟是国情大事,三皇子总不能在这种事情的折子上造假。
就算三皇子不是一个实实在在说话的人,这样这个折子上起码也有七分的可信之处。就算南城不像三皇子说的那样的乱,那起码也是进行的并不顺当。
众大臣商议一番都道应该让三皇子把整个江南城的赈灾管理起来。
这终究不是后宅的小事,皇上写了旨意,让三皇子把江南城的正在全权负责起来。
就在北城的灾民已经在南城的灾民对比之下民怨沸腾的时候,三皇子接到了皇上的旨意,让三皇子把整个江南城的赈灾负责起来。
就在三皇子接到了要管理江南城全城赈灾的旨意之后,皇上又接到了江南大臣的奏折。
而这些奏折都是夸赞在苏然的赈灾法。
皇上很震惊,让三皇子管理全部赈灾的圣旨预计是刚到了三皇子的手里,这个夸赞苏然的折子就上来了。
江南城的太守说到荣亲王妃所赈灾的南城一切都井井有条,荣亲王妃让灾民们有活可做,有饭可吃,有屋可住,南城的一切都井井有条,南城的灾民也万分感念皇恩。
皇上自是又把大臣们叫了过来了。
首辅站出来分析:“现在两方口径不一致的情况,原因定然是三皇子先发出的折子,三皇子的折子才到的时候,江南城的太守才写的这份折子,现在皇上发的旨意已经到了三皇子的手里,而这太守的折子才刚到。”
皇上道:“这,皇子说的和江南太守说的是完全不一样,不知道这是个怎么回事,三皇子说苏然把南城管的一团糟乱,太守却说说苏然把一切管的有井井有条,但是却没有提及三皇子。”
首辅直言不讳:“我了解江南城的太守,他是刚正不阿之人,他既然是没有提起三皇子,臣以为太守是认为三皇子的赈灾做的不好。”
皇上开口:“三皇子和江南太守二人各执一词,竟是让人也看不出来哪个说的是真的哪个说的是假的了,首辅你便去江南看上一趟了解一下实际的情况,还是由你亲自去赈灾吧,他们这说法截然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