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种田美食日常: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山野种田美食日常》 80-90(第13/15页)

半,卖15文,相当于赚了个对本。

    她赚到了钱的同时,还积累了大量的人脉。

    知道她家帮忙秋收,出售的种子质量好,村民们争相上门预约或订购种子,其他村子往往是村长或族长上门,无形中和各村村长族长混了个脸熟。

    最重要的是,因为频繁使用小水枪,刘青青模模糊糊感觉,她的小水枪要升级了,但总还差一点契机。

    她没有资料可查,没有先辈可以请教,只能自己摸索,因为大批量的使用小水枪才让她摸到了门槛,她越发不停的使用小水枪培育豆种,每日吃下的食物,是原来的两倍,还一直感觉到饿。

    因她食量变化太大,倒把苏氏吓了一跳,压着她去县城看大夫,大夫再三的保证,她只是到了青春期,正在长身体,所以能吃,身体棒棒的,大家才放了心。

    回到家的刘青青琢磨着,她现在,看一眼蚕豆种子的品貌,就能熟练兑上合适的小水枪营养液,那要是换一换种子呢?

    秋收后,水稻田里插种蚕豆,旱地可以选择的更多:小麦、豌豆、荞麦、青稞,还有木薯等都可以播种。

    不过,因为这些种子必须躲在土地了,越过寒冷的冬季,到春天才冒芽儿,像蚕豆那样,直接将种子泡到营养液里,显然不行,那会让种子提前发芽,冻死在寒风中。

    牛奶可以风干成奶粉,那她的小水枪营养液,能不能变成粉末呢,与种子一起种下,等开春积雪融化,粉末泡了水,不就化成了营养液么?

    所以,苏氏们发现,刘青青这几日有点反常,不仅变成了大胃王,还喜欢弄一盆白水在锅里煮,她眼巴巴坐在一旁盯着。

    听苏氏说了她的异常,刘慧兰晚间从青华楼回来的时候,带了满满一筐城里才有的甜饮,一一摆放摆在她的面前:“阿青哪,我把城里能买到的甜饮都带回来,你尝尝看,喜欢哪一种?”

    刘青青嗯了一声,脑子里想着小水枪的事,无意识的尝着瓷碗里五颜六色的甜饮。

    刘慧兰看了她一眼,刘青青捧在手里的是凉茶,她之前从来不喝的。

    刘慧兰抿了抿唇角,左右张望了一下,递了一沓银票给她,压低声音继续道:“运到青华楼的松茸菌已经和遇仙楼交割清楚,他们给了一万两的尾款,你收好。”

    刘青青随意将银票塞在怀里。

    不正常,二妹太不正常。

    她竟然喝了最讨厌的凉茶,还把最喜欢的银票随意塞到怀里,按照她以往的习惯,她应该呸呸呸一口吐了凉茶,接过银票后喜滋滋的数两遍。

    难道二妹妹掉了魂?

    她不动声色的试探,拉着她的手:“阿青,我还买了你最爱的藕粉,煮一碗给你?”

    刘青青随意道:“阿姐,你记错啦,我最爱的是芝麻糊,翠翠才喜欢藕粉,你煮给翠翠吧。”

    刘慧兰露出释然的笑,行吧,芯子里刘青青没错了,估计是太牵挂阿云才心不在焉的。

    刘青青完全没感受到刘慧兰的担忧和试探。

    她挫败极了,她煮了三次,营养液煮干后,锅差点烧个洞,但里头什么都没有,也许里头的物质随着水蒸气一起蒸发掉了。

    听到刘慧兰说起芝麻糊,她灵机一动,可不可以将营养液兑在草木灰里,再烘干呢,这样有效物质,会不会存一些在草木灰里。

    说干就干,她躲着弄了一杯营养液,兑上草木灰,然后放在锅里炒。

    为了作对比试验,她还弄了点泥土,还弄了点腐殖土。

    当苏氏刘慧兰看见锅里的水炒草木灰,文火烘泥土,干闷臭黑土,几乎要窒息。

    之前刘青青费柴火烧空锅看水蒸气玩,她都不说什么,毕竟农家人柴火多,小孩子总有个发傻的时候。

    现在呢,她干脆在锅里玩泥巴,还玩臭粪土,她做饭的时候,想象到每一个菜里都有腐殖土的味道。

    刘青青不是生病,是叛逆期到了!

    苏氏扯着她的耳朵:“刘青青,你是要上天!”

    刘青青尴尬的捂着耳朵不吭声,她一时心急做实验忘记了,小心陪笑:“要不,我多洗三遍锅!”

    苏氏恨得牙痒痒:“你去后院玩儿,不准你再进厨房!”转身使唤刘有山在后院砌了个灶台,把锅搬过去,还贴心的配了几个不要的磁盘,碗筷。

    算了,女儿一向早熟,难得有淘气的时候,让她玩个够!谁还没有玩过家家的时候呀。

    不就一口锅么,家里现在条件好,重新买一口新的去。

    第90章 第90章卖种子

    刘青青反复试验,她的营养液兑在腐殖土里,烘干后裹在麦子种子上,能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生命力,农作物更耐寒抗虫。

    说明她的思路是对的,营养液的有效成分可以保持在腐殖土中。

    腐殖土是从粪坑里采集的,平时的垃圾,灰尘,牲畜粪便,落叶,等等全在里头发酵后形成,富含植物生长的各种营养成分,但是,味道实在太冲鼻子,而且每户人家只有一个粪坑,她的种子出售的话,需要大量的腐殖土,根本不够啊。

    刘青青把眼光放在了清水河。

    清水沟缓缓流淌,河底攒了厚厚一层黑漆漆的淤泥。

    上游森林地表冲刷的营养成分,顺着雨水沉在河底,还有鱼虾的排泄物,水草的枯枝败叶,经过这么多年的堆积,是天然的肥料,完全可以捞出来代替腐殖土。

    最重要的是,河流生生无息,淤泥取之不尽。

    令人失望的是,取出来的淤泥黏乎乎的,兑上营养液烘干后会板结成块,即便她一一捏碎,浇一次水以后,继续板结。躲在下面的植物无法呼吸,全都被闷死了。

    难怪这么多年没有人去捞淤泥作肥料。

    既然不通气,加点通气的进去不就行了。

    刘青青把稻草用闸刀切成碎末,和淤泥搅拌在一起,解决了透气的问题。

    新的问题又出来了,淤泥酸性太重,营养液催种的苗有一定的成活率,普通种子几乎全军覆没。

    好吧,缺啥补啥,刘青青又兑上合适的石灰粉,中和酸性,顺便灭菌。

    经过刘青青反复折腾试验,十份淤泥,兑上一份草木灰,一份腐殖土,一份稻草碎,半分石灰粉,一杯营养液,再适当加热发酵烘干,就成了细腻透气的肥料,与种子一起洒在地里,小水枪的营养液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抗病率,淤泥本身富含的无机盐有机盐为植株提供足够的营养成分,冒出地表的小苗吃得饱饱的,肥嘟嘟翠绿可人。

    成了。

    刘青青乐滋滋喊来一家人参观她的试验成果:六块小苗圃。

    刘有山瞥了一眼,瞪大眼睛盯着最后一块苗圃,里头头挨着头挤满了星星点点的绿芽,“闺女啊,你是把野草挖来种苗圃了么?”

    只有野草有这样的生命力,晚秋时候依旧生机盎然。

    刘青青一头黑线:“没有啊!”

    她得意的昂了昂下巴:“这里头全是豌豆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