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亡国公主后: 87. 第八十七章 纤纤素手成就一方霸主……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穿成亡国公主后》 87. 第八十七章 纤纤素手成就一方霸主……(第2/3页)


    梁萤鄙视道:“出息,以后去京城做京官不好吗?”

    听到这话,韩二娘立马来了精神,“你可莫要诓我。”

    梁萤:“不诓你,先把基础打好了,以后才有本事爬得更高,看得更远,明白吗?”

    韩二娘点头,“明白!”

    梁萤对姐妹俩一番交代。

    待她们离去后,武安过来,说道:“那两位女郎当真了不得,我在官舍里问过她们,来俞州似乎有一阵子了。”

    梁萤应道:“是有两三年了,现在差不多能独当一面,再费心培养个三五年,做太守也使得。”

    武安:“倒是个争气的。”

    梁萤笑道:“除了她们以外,甄氏也了不得,永庆、临都和雁门等地的学堂都是她在筹办,我实在太忙,只能偶尔抽空过去巡察。”

    武安摇团扇道:“这么多县都开办学堂,也着实不易。”

    梁萤:“说来也不怕阿姐笑话,那些学堂的经费,衙门里倒没拨多少钱银去,大部分都是靠当地的商贾扶持。

    “学生们自己解决伙食,现在用到的纸极少,主要以沙盘写画为主,许多地方都是公家的场地,雇教学的先生费用占大头,其他开支能少则少。

    “我现在是巴不得商贾们有钱挣,他们能挣钱了,衙门就有商税,那些人腰包鼓了,总会做些挣名声的义举。

    “当初把这些人的田地充公,总得用其他方式去扶持他们,总不能一直让他们吃亏。”

    武安点头,“士农工商,也只有你才会扶持商贾。”

    梁萤严肃道:“农业重要,商贸往来同等重要。

    “只有把地方的作坊物什送出去了,才能带动地方发展,地方有钱了,才养得起学堂这些没有油水的公办民生。

    “等底下的娃娃一批又一批长大了,就不会像他们的祖辈那样是文盲,不论男女,以后的出路总会宽阔许多。”

    武安赞许道:“确实是这个道理。”

    梁萤试探问:“阿姐可有兴致兴办学堂?”

    武安失笑,“我年纪大了,没那个精力去折腾。”

    梁萤反驳道:“你看魏老儿他们七老八十了还干劲十足呢,腿脚灵活,跑得比我还快。”

    武安默了默,“我一辈子不曾干过什么正经事,恐做不好。”

    梁萤:“我也没治过内,现在俞州不挺好的?”又道,“以前哪有公家像俞州这般在每个县兴办学堂呀,都是头一遭,一开始总是不够好的,但时日久些,总会越来越好。”

    武安没有吭声。

    梁萤怂恿道:“甄氏应该过不了多久就会来俞州了,我实在抽不出手来折腾这个,你们合计合计?”

    一旁的柳元娘也积极道:“兴办学堂是利国利民之策,主子饱读诗书,应能接得下这桩活儿。”

    梁萤忙道:“学堂这差事我是不会把它交到男人手里的,因为涉及到女学,怕他们存有偏见,还是握在女郎手里更稳妥,毕竟我打定了主意扶持女学,让她们以后能走出来闯出一片天地。”

    武安:“你这女学若是拿到京里去,不知会被百官抨击成什么样子。”

    梁萤笑道:“那些酸儒,以后女儿家还能参加科举,岂不得气死他们?”又道,“数千年来都是男人能获得学识得利,如今女人也有机会做学问了,损了他们的利益,自然着急。”

    武安抿嘴笑,知道她是匹野马。

    梁萤道:“阿姐考虑考虑,你若有这个兴致,以后学堂的事就归你了。”

    武安摆手,“你莫要拿学堂来拴我。”

    她嘴上这么说,心里头还是有点心动,因为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功业,见证后宅里的女郎一步步走出去,开拓视野,创造功名。

    就从俞州开始发生改变。

    第二日上午韩家姐妹同魏中丞等人前往保池治内,他们前脚一走,张议后脚就风尘仆仆回来了。

    他跟他们带来京中那边的消息,说目前广阳侯已经占据了沧州和苏昌等地。

    汶阳那边的兵全部被剿灭,广阳侯手里握了六万兵左右。

    梁萤沉吟许久,才问道:“升平那边是何情形,你晓得吗?”

    张议应道:“我不大清楚,只知允州和杜阳军一路打下去着实厉害,因为怕被广阳侯困住,提早就偷偷溜回来了。”

    梁萤笑道:“东州能解围,全靠你跟陈安立功。”

    张议摆手,“那也得是大长公主你会布局,化险为夷。”顿了顿,问道,“现在汶阳军那边又是何情形?”

    梁萤当即同他细说东州那边的局势,听得张议捏了把冷汗,说道:“也亏得甘将军有几分良知,倘若他屠城,东州百姓只怕危矣。”

    梁萤:“他毕竟是朝廷的老将,在外颇有声名,我也是冒险赌了一把,倘若他当初会对鲁郡的老百姓动武力镇压,我们是坐不住的。”

    张议高兴道:“那得恭喜大长公主又收了一员猛将,以后我们俞州必当如虎添翼。”

    这话梁萤爱听,“我得努力给你们挣京官来做才是。”

    张议咧嘴笑。

    梁萤道:“你一路风尘仆仆,想必也劳累,且先回官舍歇息。”

    张议下去了。

    谭三娘道:“现在汶阳和俞州两军有十二三万,想来在秋收前就能把金林打下来。”

    梁萤点头,“估计入秋就能打下来。”

    这不,两日后东州云咸传来捷报,被赵雉攻下。

    那边每打下来一个城池,这边就会陆续派人过去安内。

    面对两军的强势猛攻,金林根本就招架不住。

    双方力量悬殊巨大,再加上有火药助攻,自云咸失守后便节节败退。

    金林城里的老百姓也开始造起反来,他们巴不得俞州兵打过来,因为打过来就能分得土地,取缔徭役,跟东州那边一样有盼头。

    内忧外患搞得纪都邮等人焦头烂额,在下业和大通接连城破后,纪都邮扛不住携带家眷逃离金林境内。

    夫人邓氏惶惶不安,一边收拾细软,一边发牢骚道:“金林真的守不住了吗,我们在这里住了十多年,说走就走……”

    纪都邮不想听她碎碎念,不耐烦道:“莫要瞎磨蹭,赶紧的!”

    邓氏欲言又止。

    纪都邮吩咐仆人备上车马,准备连夜出逃。

    现在王太守和崔功曹等人不在了,城里全靠几个都尉守城,老百姓又生乱,他们这些文官哪里还有心思继续在这里待着?

    那俞州军就是一群杀人不眨眼的土匪,他无比庆幸上回陪王太守去鲁郡的人不是自己,要不然早就脑袋搬家了。

    若是落到他们手里,岂有活路走?

    待到夜幕降临时,纪都邮携带一双儿女出城逃难去了。

    沿途不止他们离开金林,也有不少商贾跑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