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六零年代二婚生活》 51. 第五十一章 香江之地(第2/3页)
到六零年代初的那三年大、饥、荒,致使许多人饿死,偷渡到香江的内陆人越来越多,主要的原因是五零年代末,内陆实行公社制度,吃大锅饭、土地归于集体,实行票据限量购买等等。
加上内陆经济条件不乐观,普遍贫穷落后,而香江修建起300多家大厂,还有其他各种各样行业正常开业,出现大量的岗位,薪资比国内赚很多倍,因此掀起偷渡热潮。
有这样的因素在,香江涌入大量的内陆廉价工人。
虽然这些内陆人在香江身份不合法,等于黑户,也遭受香江本地人各种鄙夷歧视。到底经过这些年的变迁,让香江本地人习惯了内陆人的存在,徐启峰一个内陆人操着一口内陆口音在香江街头行走,也不会引人出奇。
徐启峰出了俱乐部,顺着狭窄的巷道往外面的大马路走。
巷道两旁全是六七层楼高的筒子楼,密密麻麻挤挤挨挨的修建在一起,楼栋之间穿插着无数通道小巷,看起来像个迷宫,一不小心就会迷失方向。
时间已经进入六月下旬,徐启峰穿得朴素简单的白色背心,下穿黑色长裤,露出的肩膀及后背有着纹理清晰的肌肉线条,身材极好,肩宽腰窄,五官又长得十分英俊,走起路来特别有气势,像香江电影里那些御用的电影小生,帅得那些站在偏僻巷子角落里,打扮的花枝招展的站姐们,眼睛直勾勾的看着他。
纷纷出言喊他:“靓仔,过来玩啊。”
“靓仔,刚起身拉,要不要做做早晨运动,价格优惠。”
“靓仔,你看看我长得怎么样?我盘靓条顺,胸大活好,包你满意!”
......
徐启峰无视那些女人的招手喊话,目无表情地踏过巷子里随地乱扔的垃圾,屏住呼吸,尽量不闻那些垃圾散发的难闻臭味,脚步加快几分往外走,被一个女人拦住。
“靓仔,走这么快做什么,玩玩再走啊。”
一个穿着碎花旗袍,旗袍两边开着高叉,能看到大腿根部的女人拦住他。
这女人大概三十七八岁,烫着一头卷发,脚蹬一双红色尖头高跟鞋,五官长得及其艳丽,化着精致的妆容,涂着红艳艳的口红,手里夹着一根点燃的细长女士烟,颇像民国时期的女明星造型,看向徐启峰的眼神,勾着丝。
徐启峰目光冷冷的看着面前的女人,脑海里浮现出第一次见到苏曼之时,她也化着精致的妆容,穿着漂亮的衣服,明目张胆地拦他。
但苏曼穿得没这个女人大胆,也不能说露骨的话,穿上旗袍,这大概就是内陆跟香江的区别。
内陆不分男女老少,只能穿保守的黑灰蓝三种衣服为主,且款式十分老土保守,一旦穿得出格,会被纠风办的人抓走关押几天,做各种思想工作。
而在香江,没有内陆的一切管束,这里的人们,想穿什么的颜色款式衣服就穿什么,哪怕你不穿衣服走在大街上,也没人管你,顶多觉得你有毛病。
徐启峰只看一眼,收回目光,冷着声音道:“让开。”
卷发女人一听到他口音,哟了一声道:“原来你是内陆仔啊,我说呢,走得这么急,要去码头扛大包啊?嗨呀,后生仔,就你这身材长相,去干什么苦力活啊,只要你舍得出卖自己,你何必干那些脏活儿.......”
她说着,上手去摸徐启峰的腹肌:“你先跟姐姐睡几天,姐不收你钱,你把姐伺候满意了,姐给你介绍邵氏电影厂的导演给你认识。你演两部电影,以后就吃穿不愁。”
徐启峰毫不犹豫地往后退了一步,眼带嘲讽道:“你那么厉害,能结识电影厂的导演,还在这里卖?”
女人摸了空,不满意地收回染了红指甲油的手,吸一口烟道:“姐跟她们不一样,她们是出来卖,姐是为了报复欺骗我的男人,来这里物色长得比他好看的男人,给他戴一顶帽子,让他知道,姐可不是好惹的。姐长得这么好看,你跟姐睡,不亏。事后姐可以给你一笔钱,作为□□费。”
徐启峰嗤笑:“那真不好意思,我对你没任何兴趣,我妻子长得比你美多了,你白送给我,我还嫌你脏。”
他说着,不再跟女人废话,直接把她撞开往前走。
女人捂着被他撞疼的肩膀,美艳的脸上出现一丝冷色,“敬酒不吃吃罚酒!”
旁边巷子暗处走来一个穿着西装的男人,对她恭敬道:“大嫂,您已经一整晚没回家了,再这么胡闹下去,向先生该生气了。”
女人想起那个在香江叱咤风雨的□□顶尖男人凶狠的模样,不耐烦的冷哼一声:“知道了。”
瞪着高跟鞋往另一条巷子走,没走两步停下来,“去调查一下刚才那个男人,看看他住在哪里,在干什么工作。”
那样一个样貌身材都绝佳的男人,不睡他一晚,真是可惜。
徐启峰出了长长的巷子,来到还算宽阔的香江马路,坐上香江特有的红白皮巴士,来到香江中心区域最大的商业街。
相比内陆大部分城市建筑低矮陈旧、街边没什么商铺,人们都穿着灰扑扑的衣服,不行于色地行走在街头。香江的街头开满了各种各样的商铺,如餐馆、大排档、裁缝铺、咖啡馆、西餐厅等等,密密麻麻,全是商铺。
这时候的香江人,受香江各大电影公司推出来的电影明星影响,穿着各种颜色款式,诸如西装、夏威夷恤、的确良衬衫、布拉吉、短裙、热裤、松糕鞋、靴子、凉鞋等等衣物,梳着时兴的用发乳慰贴成的‘堆云头’‘油脂装’等造型,有说有笑的行走在街头。
徐启峰不是第一次来香江,每回来香江,都能感受到香江和内陆新旧社会风气的差异。
他有自己的政治立场,不会对两岸的不一样做任何评价,心里却是想着苏曼要是有机会来香江,看到这样开明的风气,只怕她会流连忘返,跟那些见识过香江繁华的内陆人一样,不愿再回内陆吧。
时间有限,他没有一路走一路看,首先选择进入那些卖衣服的成衣铺或者裁缝铺子,挑选款式好看,又能在内陆穿的衣服款式。
店员推荐的都是夏季比较清凉,露腿露胸露小蛮腰的款式,要么就是短袖旗袍装、短裤之类的,都不能带回内陆穿。
徐启峰皱着眉头挑挑拣拣半天,最终挑了两件中规中矩的女士淡蓝色薄棉短袖长裙、一件居家穿的真丝薄睡裙,两件的确良衬衣,另外还挑了几件秋冬穿得羊绒线衣,风衣、毛呢大衣等衣服。
他付钱走出那些店铺,总能听到店铺老板用香江话嘀咕,说他果然是内陆来的乡巴佬,给女人买衣服都舍不得多花钱买新款式,买那么老土的衣服给女人穿,能留得住女人的心才怪。
徐启峰对此很无奈,他倒想给苏曼买香江女人们都喜欢穿的清凉衣服,可内陆的环境政策不允许啊。
买好衣物,他又去香江街头随处可见的士多店(便利店),买了许多内陆要各种限量的外汇劵购买,而在这里,只需要用港币就可以购买的德国巧克力、奶糖、花生糖、肉脯、燕窝、曲奇饼等等吃食。
又转去日用百货大楼,给苏曼买了一些香江牌子和国外出名的护肤品,这才往俱乐部赶。
前往巴士站台的时候,徐启峰路过一个报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