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的皇帝堂妹: 133. 武皇 称帝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大唐]我的皇帝堂妹》 133. 武皇 称帝(第1/3页)

    次日一早大朝会,薛怀义与僧人法明等人向神皇奉上《大云经疏》。武媚娘大悦,盛赞经疏,传令天下各州建大云寺,供奉《大云经》,并让高僧向百姓开坛宣讲《大云经疏》。

    白马寺内早已刊印好几万册《大云经》和《大运经疏》,这些经文一半被僧尼带到天下各州,一半在长安和神都的铺子以极低的价格售卖。刚一上架,立马销售一空。

    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都对这份神皇赞叹的《大云经疏》十分好奇。神都各寺庙的僧侣也日日开坛讲解《大云经疏》。

    神皇是弥勒佛转世,女身王国土的经文传得沸沸扬扬,再加上之前的符瑞谶言,甚至有百姓说出了,既然如此,那请神皇登基为帝,为天下带来太平。

    在往常,这根本就是大逆不道的话语,但自从一人说出来后。这个绝妙的想法迅速在神都传播开来。

    伴随着符瑞谶言弥勒转世的消息,关于武媚娘往日的功绩也被传诵开来。

    辅佐先帝三十载,废昏立明,减免赋税,兴修水利,救难济急,平吐蕃、大勃律、小勃律,将流求诸岛纳入版图,爱民如子,公正严明……

    百姓们听着神皇的经历,心中跟着畅想若是神皇登位,那么未来会不会美好?如此想着,他们的眼睛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武婧儿罕见地出现在周国公府中,下首坐着武家所有入仕掌权的子弟,以及周兴、来俊臣、丘神勣还有傅游艺。

    武婧儿的目光略过众人,看向不起眼的傅游艺。他年过花甲,头发花白,但一双眼睛却燃烧名为野心的火焰。

    傅游艺原本是神都一名普普通通的主薄,因告密和诬告发家,调入御史台,时常面圣,逐渐成为简在帝心的新贵,不到一年连升数级,逐渐与周兴、来俊臣、丘神勣等人恩宠相匹敌。

    傅游艺迎上武婧儿的视线,起身拱手道:“九百多名关中百姓已经安置妥当,一切都在计划中。待后日一早,我就带着他们前去则天门请愿上表。请殿下和神皇放心。”

    武婧儿点头,又看向丘神勣,道:“人多混杂,劳烦丘将军维持秩序,免生不测。”

    丘神勣颔首道:“是,殿下。”

    嘱咐完丘神勣,武婧儿又看向周兴和来俊臣道:“这些日子神都会有些纷杂,请周御史和来御史多注意异议之言,免得临阵生乱,惹得神皇不喜。”

    周兴:“是,殿下。”

    来俊臣大大咧咧地笑起来,拍着胸脯道:“殿下放心,包在我身上,我在神都里放了几千双眼睛,要真有人生乱,保管让他们九族在地下团聚。”

    武婧儿听了,心中怏怏,面色如常地说道:“嗯,有诸位忠臣能吏在,我自然放心。行百里者半九十,还差最后一步,我们更要打起精神,不能出现丝毫纰漏。”

    说完,武婧儿看向下首的武承嗣问道:“宗室、百官、部落酋长都同意了吗?”

    武承嗣起身道:“都商量好了,只等我们号令。”

    武三思接着道:“僧侣、道士、各州百姓约莫两万人也都安排好了,在神都外面扎营住下。”

    武婧儿道:“人多不便管理,你们要多上心,这些人都要给予厚待,莫要传出什么不是来。”

    武三思说道:“三姑母放心,我们找的这些人都对陛下感恩戴德,神皇登基是上下所望。”

    吩咐完众人,武婧儿又和傅游艺等人对了一下流程,何时到则天门、如何说话、如何进退等等,临走之前再三叮嘱:“机会只有一次,勿要出错。”

    武婧儿走出周国公府时,心仍然在扑通扑通地跳。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武媚娘称帝终于到了最后一步,劝进。这与权臣称帝的最后一步有所不同,权臣只需要皇帝下旨禅位以及群臣劝进,而武媚娘称帝的理论是承天应命,民心所向。

    所以她不仅需要皇帝禅位大臣劝进,更需要来自五湖四海的百姓劝进。几个月前,武家兄弟就陆陆续续从全国各地招百姓过来,准备这场称帝的盛宴。

    今天是九月初一。

    武婧儿坐在马车上,看到明显增多的巡逻队伍,即使亲身没有策划这场劝进政变,光看巡逻队伍也嗅到了不寻常的气息。

    武婧儿没有回公主府,而是直接回到皇宫,向武媚娘详细报告了这件事情。武媚娘的眼睛闪着光芒,她等这一天已经等许久。

    武婧儿的心也跟着激动起来,她为了这一天也等待了许久。

    九月初三,艳阳高照,天空澄澈干净,就像一面镜子。

    紫微宫则天门前,傅游艺带着九百多名关中百姓,跪在城楼下,领着百姓大声呼喊:“请神皇顺应天命登基为帝!”

    呼声撼山震岳,此时大朝会尚未散去,外面的声音传到了明堂,隐隐约约可听清喊的是什么。

    堂上的大臣纷纷变了脸色。如今神皇称帝,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更何况这些日子,武承嗣武三思兄弟一手带着钱帛,一手领着酷吏,亲自拜访了几家宗室重臣。

    这一天终于来了。

    武媚娘抑不住嘴角上扬,强行装作不知情,镇定地对人说道:“去看看外面是怎么回事儿?”

    羽林军兵士快步往外走,不一会儿就带回三人。中间的那人正是傅游艺,左右均为耄耋老人。

    “微臣傅游艺拜见神皇”

    “草民拜见神皇。”

    这三人的声音中都透着颤抖,巍峨的明堂,满堂的公卿,都如实质的力量沉甸甸地压在三人的心上。

    武婧儿侍立在武媚娘的宝座前,皇帝李旦的身后侧,李旦今日也被放出来参加朝会。

    武婧儿佯装质问道:“傅御史,为何带人在则天门吵吵嚷嚷,你难道不知今日是大朝会?”

    傅游艺磕头拜道:“启禀陛下,非我等吵嚷,而是关中百姓自发来到则天门,请求陛下顺应天命,顺应民心,登基为帝。请求陛下顺天应命,改国号为周,赐皇帝武姓。”

    武婧儿清晰地看到李旦的背后一缩,他似乎也惊呆了,僵住了身体,半天一动也不动。

    “不可。”宝座上的武媚娘似乎坚定地拒绝了:“先帝大行之前,将军国大事交于我裁决。而且我才浅德薄,怎堪为帝?傅卿,勿要再言此事。”

    傅游艺和身侧的老者磕头再拜,道:“请陛下以苍生为念,顺应天命,登基为帝。”

    武婧儿又不允,傅游艺和老者继续磕头,说起武媚娘的功绩,又陈述符瑞谶言,言辞诚恳,以至流泪不止。

    武媚娘叹息一声道:“我才浅德薄,不能为帝。傅卿和两位老人家快起来。”

    两老者抬起头,露出一张饱经风霜遍是皱纹的黝黑脸庞,一人说着一家子遭遇旱灾时被陛下救灾活命。另一人陈述家中田宅被权势侵占,陛下公正严明,惩罚恶人,将田宅一分不少地还给了他们。

    说到动情之处,两位老人潸然泪下,恳请神皇登基为帝,为他们老百姓做主。

    武媚娘听到后,神色动容,但仍推辞为帝,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