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太平歌》 90-100(第6/28页)
这边转头就让冯唐回京休息。
等过两年风声过去了再说。
等冯唐收到信的时候,裴岘已经托人将商队放行了,也没有解散。
冯唐回京很快,傍晚进京,为了避嫌,等很晚了才来太微宫。
赵幼澄在书房等着他,几个月没见他,他大约是操劳,人瘦了一些,但看着精神不错。
赵幼澄;“恭喜冯总管立了大功。”
冯唐去年就是在这里听到她轻描淡写如何操作,听得热血沸腾。毅然决然南下。
历经大半年再回来,心中仍然五味杂陈。
有很多人,做的很多事,可能永远不会有人知道,史书更不可能有他这个人半字点墨。
但他也为大周的中兴,殚精竭虑地耗费心血。也为百姓做过一点点的事情。
他心里依旧满心赤忱。就像他的堂弟冯直,他甚至不是为了百姓,就只是一腔热血,为了挚友出口气,为了帮挚友做一些实事。
可就一点点的赤忱汇聚在一起,才有了殿下口中的大周的中兴。
何其有幸,他也出过力。
“不敢承殿下的话。老奴不敢自称忠良,只能尽绵薄之力,为百姓,也为自己。”
赵幼澄见他须发半白,有些感喟:“父王留给我的这些人都是能才,跟着我,可惜了。”
冯唐:“殿下切莫妄自菲薄。”
赵幼澄摇摇头:“我说的是实话,跟着我没有前程。你们若是谁想要差事,只管说,我不会拦着,你也不准拦着。”
冯唐应声,但心里并不认同。他们是先前殿下留给小殿下的人,熬不住的又走了的,但剩下的人,都是本分人。
将来殿下成家,太平王殿下成年,都需要人手。
赵幼澄安顿了这回事,才算安心了。
过了两天,带着赵诚去城外跑马,赵诚长高了很多,和前世的体弱不同,他现在身体强健,个子窜得很高,几乎和她一样高了,骑马也有模有样,跟在她身后一点都不逊色。
赵诚则是惊讶她的骑术,他旁敲侧就问过很多人,尤其是冬青和冬葵,她们都说阿姐在江南没有骑过马,可阿姐的骑术仿佛天生就会,十分了得。
赵幼澄带他去了趟西郊别院,赵诚看着山中云雾,笑着说:“赵琰天天盼着今年夏天能来这里打猎。”
赵幼澄问:“那你呢?”
“我?我并没有那么痴迷打猎。我要是说我想有一番功业,阿姐会不会不高兴?”
赵幼澄听得心里惊讶,前世他心思全不在功名利禄,一心只想做闲散人。
是她利诱他,逼着他,让他跟随“还政与嫡支”的大旗,去争那个位置。
赵诚见她不像是高兴,立刻改口:“阿姐,我是说笑的。”
赵幼澄攥着马缰,轻声说:“我没有生气,不用害怕,你看康亲王不也一样是辅政的老臣,深得陛下重信。阿姐相信你会做的很好。”
她嘴里这么说着,但心里清楚,陛下不可能重信赵诚,将来的太子年幼,赵诚已经成年。
他越聪明,陛下就会越忌惮他。
她心里一时间纷乱。
第93章 婉淳的驸马
◎定了◎
赵诚知道, 自己想要的功业和姐姐说的不是一回事,但他也不解释。
他的野心,如今也只是野心, 讲出来听着甚至有些可笑。
他前几日担心阿姐身体, 让吴顺从宫中出来,顺便去太医署找黄太医,替姐姐请脉。结果吴顺说, 黄太医的老师去了西苑,一直没有回来。黄太医也走不开。
起初赵诚没多想, 但吴顺说,王弼交代让他传话给自己, 以后少进宫。
吴顺机敏, 和他偷偷说:“宫中怕是有事情发生了。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事。”
赵诚也只是嘱咐他:“此事不可外传, 就是阿姐问起来都不要说。”
他和吴顺的秘密, 没人知道。
“阿姐放心,我知道。”, 他乖巧的时候,没人会怀疑他的。
赵幼澄也不好和他讲的太清楚,等他长大些, 自然回知道的。
她领着他在山里跑马, 在别院中住了一日才回城。
四月已经开始入夏了,城中很热闹。
安成的公主府就建在太微宫的北面,礼部已经在赶工期了。
她路过的时候还和赵诚看了眼,赵诚看着安成的公主府的占地,喃喃:“等以后, 阿姐的太微宫, 我要把西面那条街都扩进去。这样就能修一个园子供阿姐避暑。”
安成的公主府占地比太微宫的两倍都要大。
太微宫也不算窄小, 只是太微宫一半都是永嘉寺和他的院子,太微宫中没有园子,阿姐喜欢登高,喜欢林木花草,喜欢自然。
太微宫中唯一能称道的就是那些年岁百年的树木,夏日的太微宫十分凉爽。
赵幼澄:“太微宫就不必了,等你往后扩建府邸的时候,你想怎么建就怎么建。我到时候去你府中逛园子就好。”
太微宫中她不会动土木。
赵诚不能体会她对太微宫的爱护,但他自己在琢磨一定要将太微宫扩建出去,阿姐既然是长公主,自然要最尊贵。
“那好,等我的府邸建好,阿姐就来我府中住。”
四月十七,先帝祭日,陛下率百官祭祀,而后难得举行大朝会,自从太子驾崩后,陛下再没有举行大朝会。
陛下的心情看起来好了很多,大朝会议事也都很顺利。
朝会结束后,陛下在养性殿见诸位大臣。
康亲王和廉亲王跟在身边,六部官员都到了,连裴荀也去了。
赵晖难得和倚重的老臣闲聊,君臣畅谈,说到兴致高昂处,他话头一转说:“先帝向来疼爱孙辈,尤对皇兄一对儿女尤甚。朕也是珍之爱之。阿鲤性情娴静,惹人疼爱。和朕保媒的人很多,但朕一直都没有觉得合适的。只是前几日,朕倒是想起一个人来。”
连周宪实都好奇,陛下这是挑中了谁。
赵幼澄的夫婿和安成可不一样,既要家世相当,又要才学相当,最好能让所有人都满意。
要不然太后也不能迟迟不提婉淳公主的婚事。
没想到陛下打了个措手不及。突然提起这件事。
“裴蕴玉十五岁就因为才学出众,被苏大人盛赞过。后来出京游学,更是进步飞速,并学了一笔好字,接着就是科考高中,称得上一句才俊。这么多年朕一向倚重他。他办事很得力,皇叔觉得如何?”
赵晖虽然问的是康亲王,但看的是所有人的反应。
康亲王笑着说:“确实,小裴大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除了年岁偏大。”
赵晖笑着却没接这话,继续说:“朕也说了,做朕的侄女婿可不是那么容易的。裴卿以为如何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