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所周知的暴躁大臣到人人咒骂的女帝: 67. 快看,有菜鸡送人头 高手眼中的破绽……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从众所周知的暴躁大臣到人人咒骂的女帝》 67. 快看,有菜鸡送人头 高手眼中的破绽……(第1/5页)

    “……《太平经》分上中下三卷……”

    “……上卷记载的是绝世武功、军事、地理、政治、经济、农业、格物……”

    “……中卷记载的是治病救人,延年益寿之法……”

    “……下卷记载的是得道永生之术……”

    “……上中下三卷各有法术……”

    “……上卷有刀枪不入之术……”

    “……中卷就会有呼风唤雨之术……”

    “……下卷有点石成金之术……”

    “……集齐了三卷可得纵横天地,穿越亘古之法……”

    “……华山派镇派至宝……”

    “……胡轻侯学的是上卷……”

    “……《太平经》开篇第一句就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大殿内,无数官员惊疑不定地看着张让,不会是胡说八道吧?

    刘洪同样不怎么信,什么《太平经》,什么长生永生纵横天地,若是有这么神奇的典藏,为何百姓不献给他?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眼神中都是怀疑,是不是有人假借神灵之名造反作乱?

    有官员皱眉苦思,忽然惊叫:“啊!难道是……”

    他猛然闭嘴,看看左右,一时失言,大殿中所有人都在看着他。

    他只能恭恭敬敬地禀告道:“先帝顺帝永和年间,曾有人献《太平经》,朝廷以为荒谬绝伦,束之高阁。”

    “荒谬绝伦,束之高阁”?

    大殿中所有人都听懂了,也就是说《太平经》中记载的内容有些脱离大众认知,但是又有些道理,不能公之于众。

    袁隗皱眉道:“先顺帝永和年间?那就是四十年前的事情了。”他仔细回想,依稀记得确实听说过这件事。

    杨彪一直紧紧闭着嘴,他记得非常清楚!不仅仅四十年前,就是几个月前他都听说过《太平经》三字。

    他鄙夷地看着大殿内的官员,你们是多么的脱离生活啊!竟然不知道《太平经》,这可是京城内享誉四十年不曾衰弱的后花园神鬼故事的超级热门话题。

    铜马朝门阀中人吃穿不愁,可是玩耍的事物却贫乏极了,不是打猎就是宴会,玩多了腻味的很,无数人开始追求刺激新奇的故事,而这《太平经》就是流传最广,时间最长,有无数胡说八道的版本的故事之一。

    杨彪在几个月前的某次宴会中就听到一群女宾客凑在一起讲《太平经》的故事。

    什么神仙,什么法术,什么才子佳人,什么才子和狐狸精,才子和女鬼,才子和花妖,各种故事层出不穷,仿佛套个《太平经》的驱壳,这带着颜色的故事立马就变得高雅和刺激了。

    杨彪不动声色地看着一群官员茫然,心中对胡轻侯和张角的《太平经》秘闻信了八成。

    年轻的时候,杨彪出于好奇,也是翻阅过《太平经》的,确实看到了不少关于神仙、天地、阴阳等等的内容,只是铜马朝唯一看重的就是儒术,他没有把《太平经》的内容往心里去,看过也就忘了。

    但他也知道有不少道家的人将《太平经》视为道藏,反复研究。

    联想到道家的人追求的就是长生和法术,这《太平经》内多半是真有秘术的。

    刘洪注意到了杨彪的淡定,心中一动,问道:“杨卫尉,你知道些什么?”

    杨彪一惊,笑道:“微臣对《太平经》一无所知,不过……”

    他微笑道:“贼首张角可学过四书五经?胡轻侯可学过四书五经?”

    “微臣以为此二人都是无知之辈,以假为真,怪力乱神,不足为奇。”

    刘洪听着杨彪轻轻巧巧地否定了《太平经》,几乎一秒钟就断定杨彪知道什么。

    满朝文武同样诡异地看着杨彪,《太平经》一定真有些神通!

    众人一齐道:“不错,不过是两个愚民胡说八道,朝廷岂能相信?如今最重要的是如何平息太平道作乱。”

    刘洪点头,将话题引到了何井当如何率领大军卫戍京畿,又该派遣何人镇压太平道。

    有人推荐道:“尚书卢植德才兼备,可破黄巾。”众人点头,卢植有过剿灭蛮族叛乱的经历,文武双全。

    又有人道:“谏议大夫朱隽晓畅军事,可为将。”

    朝中好些人皱眉,卢植是士人,让他领兵自然是无妨的,朱隽算老几,也配领兵?

    一群官员转头在大殿中寻找朱隽,朱隽尴尬地站着,不知道该怎么回应。

    朱隽是会稽人,天生就属于“野人”了,家中又是寒门,这是野人中的野人了,铜马朝门阀贵胄几乎懒得看朱隽一眼。

    虽然朱隽颇有功劳,在交州平定过叛乱,但朝廷迅速将他明升暗降,打发了一个毫无实权的“谏议大夫”位置。

    就这么一个边缘化的身份,能够领兵吗?

    一群官员道:“不妥,朱谏议大夫是南方人,就在蛮荒,不懂中原军事,不识中原风土人情,不宜为将。”

    朱隽面色不变,心中愤怒到了极点,长江以南就不是铜马朝的天下了?长江以南的人就不是铜马朝的子民了?长江以南的人就是猴子了?

    但他只能不动声色,甚至附和的点头。

    中原的人口、文化、科技统统是长江以南的几十倍,长江以南自然是蛮荒,他曾经任职的交州更是蛮荒中的蛮荒。

    众人一致否决了朱隽,铜马朝有的是名将,怎么都不能让一个蛮荒野人担任大将。

    只是该推荐谁呢?

    众人一时想不到合适的人选。

    忽然,一角有个年轻的声音道:“我倒是有个人选。”

    众人转头看去,袁述微笑着看着众人,众人转头看袁隗和袁基,汝南袁氏又内讧了?

    袁隗微笑不语,心中恨不得骂娘。袁述纵然有合适人选,这个时候也该悄悄禀告了袁隗,由袁隗提出,一个小辈想干什么?

    袁基微笑着看着弟弟,心中飞快转念,袁述会推荐谁?

    袁述恭恭敬敬地对这刘洪行礼,道:“前北地太守皇甫高乃本朝名将,平定蛮族作乱,镇守边疆,历经数百战,不曾有一败。皇甫高实为本朝第一名将也!”

    他温和又坚定地道:“如今朝廷危难,用人之际,可允许皇甫高戴罪立功。”

    一群官员盯着袁述,转头看袁基,皇甫高投靠袁述了?

    袁隗努力不看袁基的脸色,挤出最温和的笑容,道:“不错,皇甫高虽然是戴罪之身,但此刻国家危难,当不拘一格,请陛下允许皇甫高戴罪立功。”

    袁述耍手段拉拢了皇甫高也好,挖了袁基的墙角也好,皇甫高终究是替汝南袁氏卖命的人,若是亏待了皇甫高,天下谁还会为汝南袁氏效力?

    袁隗看了一眼其余官员,其余官员会意,一齐支持袁述的建议。

    有官员道:“不错,皇甫高身经百战,不曾一败,是本朝第一名将。”

    什么不曾一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