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门阀之上》 340-360(第19/26页)
后。”元澈用帕子替陆昭揩去了嘴角的牛乳浮沫,“到时候你就安心在洛阳生产,我会去看你。”
长安不知道还潜伏着多少势力,元澈也是极为担心,这就要提到让陆昭在洛阳建立大行台的另一个好处。首先,陆昭既为皇后,那么所执掌的诏命便具有政治上的合法性。而整个行台的合法性是仰赖皇后的,这笔行台的履历同样会跟随这些人一生。谁也不愿意在自己的这段任期内出现皇后流产亦或是婴孩夭折等恶劣事件。
如果这一胎是一个男孩,元澈就会毫不犹豫地立为储君。行台安排的所有人,如果想和储君建立什么联系,同时又保证自己的权力合法性,就只能维护陆昭。而现在,元澈将封后和大行台等事也都告诉了楚国使者,其实也是在警告那些与陆昭不和的或是想谋求踩着陆家上位的世族。一旦陆昭出了什么事,即便陆家在后续的政变中败退,那么在国力内耗的情况下,元澈就不得不联合楚国。楚国在魏国的话语权一旦确立,这些世族也不过是为别人作嫁衣裳。
如今,对于陆昭及其孩子方方面面已保护到位,再加上先前利用魏明帝的故事作了舆论铺垫,立子杀母这个家法,就可以彻底在他手里化解。
元澈有力地握了握陆昭的手。此时他红光浮面,笑容里略有羞涩,声音却深沉且富有弹性。浓墨一般的眉宇比平日更添了几分威武凛然的气概,这是将为人父的年轻人独有的英姿。
两日后一个晴朗的天,陆昭则以私人的名义,在京郊的庄园里设宴,邀请陈念川和张懿出席。
陆昭有孕已经不是秘密,且手铸金人仪式的筹备也大张旗鼓。陈念川和张懿各自带上准备的礼物登门赴宴。宴席散后,陆昭特地将二人多留了片刻,引至庄园后的水榭观景。
“西洲大夫和张郞都出于荆南,也算是我们南人翘楚。”陆昭旋即招了招手,两名侍女也旋即奉上礼物,“这是造的冰雪笺,北地时流风雅,也是颇好此物。虽然与蜀笺大有不同,但也颇堪赏玩。”
陈念川与张懿双双接过,只见纸笺莹润无比,乃是加蜡砑光而成。而再往深一层看,则有金色梅花冰裂纹路隐隐潜于一层薄纸之下,几层重复压至,金梅错落,清冶瑰丽。这是造笺术中最为繁琐的重叠烤焙之法,造价与金等同。
陈、张二人用度并不算奢侈,张懿更是识货的,因此二人连忙躬身感谢陆昭垂青关照,甚至连称呼都直接改成了“皇后”。
陆昭含着微笑,道:“倒也不必言谢,其实有些话,大家席上不方便说。楚商困苦,我也深知,左卫将军陈霆乃是我故交,他弟弟陈震就在荆北。对于江表乱事,我也是略有耳闻。这世事艰难,所做所为大半都是出于不得已。你们商贾立世不易,在两国间互有交通,都可以理解。行台方面我多少还能做些主,可以私赠你们一些船舰,另并甲具数百。大江有流寇强盗,还需要大家一起维护,局面安定对大家都有好处,西洲大夫说是不是?”
张懿和陈念川听罢喜出望外。张懿自然感慨自己的放低姿态没有白费,陈念川更多的是看到自己可以从中获得不少好处。
“不过王命既在长安,行台方面我也不能太过恣意,诸事擅专。”陆昭道,“这是咱们的私下之交,往楚国的明面账目上不可能这么多,你们也要体谅我的难处,不要太过张扬。”
张懿激动道:“草民卑微之躯,怎敢道于外,必将皇后之善意告知商贾故友。两国相亲,实乃生民之幸啊。”
陈念川更老道些,知道这位即将执掌大行台的皇后绝对不是什么亲善之辈。自己拿了好处,洛阳行台也要效力,因此道:“我等何幸,得皇后如此关照。请皇后放心,进驻洛阳行台一事,某必会在楚王面前争取,以尽微薄之力。”
陆昭点了点头,随后又对二人道:“这是长久之利,不过我这里还有个私下请求。我即将远行,又在孕中,实在不希望长安有什么大事。楚国公主,就劳烦二位送回本国吧。”
陈念川和张懿相互对望了一眼,这件事其实和他们利益牵扯也不大,确切的说,甚至是稍稍有利的。公主不能够嫁给魏国皇帝的好处,就是加大陈念川兄妹在楚王那里的话语权,这个好处同样还会在陈念川作为顾问加入洛阳大行台后,更加明显。对于出身商贾的张懿而言,好处就显而易见了,公主的一大笔嫁妆虽然由楚王来出,但最终回落到他们头上。公主嫁给一国之君和嫁给楚国本地世族,那花销绝对是不一样的。
“话虽如此……”陈念川还是有些顾虑,“其实这件事也不全取决于我等,蔡将军那里……”
陆昭闻言也立马会意,笑了笑道:“我知道,蔡将军家族势力颇大,你们多要仰其鼻息。既然如此,此事可以再论,来日方长。”
陈、张二人看到自己奔波一天,最后竟只得到了这句不咸不淡的回答,又是因为蔡维庸,心里也不是滋味,连连要把礼物退回。陆昭倒是让他们都收下,只说是私交,两人这才稍安,手下礼物,准备回到行驿。
陈念川和张懿回到居所时已经很晚了,看到蔡维庸的屋子里还亮着灯,知道对方在等着他们。两人不由得苦笑对望了一眼,各自叹了口气,一起迈入了那间屋子的门。
第356章 冷漠
蔡维庸受元澈之邀在前, 陆昭处自然也就无暇顾及。不过他也明白,魏国本身权力架构比较复杂,他们身为使团来此, 各方对于他们的态度,或有亲近疏远之别, 但本质上还是希望利用他们的内部矛盾来达成谈判优势。
时间已经接近子时, 蔡维庸还是坚持在房间内等候,与剩下两人互通消息。
陈念川与张懿行至议事的别室内,蔡维庸与两人的神色都有些拘禁。三人稍作寒暄后, 便互相凝视着,沉默地揣度着彼此的神色。
此时, 倒是最年轻的张懿先开口道:“魏国皇后颇有世家风范,席间与我等谈论南国诸多风流人物, 山川名胜,临行前又赠我等礼物。”说完, 张懿便把陆昭赏给自己的冰雪笺拿了出来,躬身奉给蔡维庸, “将军今日虽未莅临, 皇后也有所赠,命我代为转送。”
张懿在三人之中的地位是最低的,这样的名品自然也不敢擅专。
蔡维庸望着色泽光亮金彩绚丽的纸笺, 也知道自己并无此雅好,对方的赠送对象未必是自己,应该是张懿对自己的示好。
因此蔡维庸也缓和了气氛, 微笑地托起张懿双臂:“皇后看重张郞, 亲昵赏识,这是张郞之幸, 也是楚国之幸。皇后既然即将执掌洛阳大行台,张郞也可借此机会,向皇后言明通商之利。楚国缺乏战马兵甲,若能得解此困,张郞便是谋国之功啊。”
张懿忙道不敢。
蔡维庸引陈、张二人落座,又开口道:“今日某与魏国皇帝见面,也算能坦诚相言。公主已身在魏乡,时日过长也是不妥。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后,陆氏虽得皇帝宠爱,但手铸金人仰赖天成,其未必就能稳居后位。公
主得以嫁于魏国皇帝,若陆氏手铸金人失败,那公主自可以拾级而上,对国家也是多有裨益。这也是对双方都有利的事。”
陈念川笑容含蓄地点着头,颇有看破不说破的味道。楚国公主和世子是嫡亲的兄妹,有了这一层关系,世子日后接位掌权也更加顺利。而魏国也可以通过楚国,稀释陆家及其他世家在朝堂中的话语权,从而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