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160-17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160-170(第12/22页)

炙人口的诗篇,你我何不前往一观。”

    他与友人前往楼中题诗之处,墙壁上满满都是来往文人们留下的诗。

    还有一些是店家觉得极好然后找人刻成了字牌悬挂在明显处。

    一首是崔颢的《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还有其他的,比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

    一首一首,文士看到兴起,大声长吟,周边客人形貌不一,有的似读书人,有的似商人,有的似游侠,但都为之叫好。

    有人甚至跟着吟唱起来,诗歌的余韵在楼中回荡。

    而这样的场景,发生在长安、发生在江南,发生在边塞。

    【不过,唐朝的诗人们除了少数几位之外,其余的往往在仕途上怀才而不遇。】

    【比如大家都知道的诗仙李白,根本无法参加科举,就是因为唐朝规定商户之子不能科考。】

    【当然了,在现在咱们看来,这也未必是坏事。】

    【文章憎命达,且会作诗不代表会治世。】

    【扯远了,回归正题。】

    【唐朝教育的兴盛,当然也和唐朝的科举制度绕不开关系。】

    ……

    宋朝。

    苏轼悠然神往:“诗歌的盛世啊!”

    想想,诗不过是唐朝人的日常,就算是不会写诗但也能读懂诗。

    这是何其浪漫的一个时代。

    他喜爱李杜,更是韩愈和白居易的迷弟,听到韩愈创办“韩文公书院”时,心思一动。

    他要不要也仿照韩文公来创建一个书院呢?

    比起大学的称呼,其实苏轼更爱“书院”这个名字。

    反正,现在朝廷也没说不允许民间办大学,哦不,书院嘛。

    而且,西方的一个城市就有着好几座大学。

    精力旺盛的苏轼既报纸杂志之后,找到了自己又一个感兴趣的东西。

    而其他地方,凡是有人存在的地方,有读书人存在的地方早就吵得天翻地覆了。

    “我还是更喜欢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多么沉郁悲壮!”

    “我更喜欢那句,安得广

    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本作者火星少女提醒您最全的《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尽在[],域名[(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多美!”

    “就是!李白才代表了最辉煌的大唐!就连杜甫,都是李白的崇拜者!”

    “那我还是更喜欢白居易。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有人提杜甫、有人提李白,还有人提白居易、李商隐、李贺等等等等。

    到最后,吵得不可开交,俨然后世饭圈。

    在更多的地方与角落,小孩子们也都朗朗背诵近期刚学的诗句。

    也由此可见,璀璨如明珠的唐诗给后世留下多少精神财富。

    ……

    【唐朝的科举在隋朝基础上已经完善了许多。】

    【除了继承了隋朝的常考和制考之外,还分了六科,分别是秀才科、进士科、明经科、明法科、明字科和明算科。】

    【明法和明算科比较有意思,一个是法律人才,一个是数学人才,都还算得上是当时的专业人士。到了武则天时期还开设了武科,选拔军事人才。】

    长安,春闱。

    无数的学子在贡院门口等待着进场。

    他们身上往往都背着小箱笼,里面有清水、笔墨纸砚和一些吃食。

    有专门的小吏负责搜身。

    不过这时候的搜身远没有后世严格。

    “把你们的小心思都给我收起来,徇私舞弊那可是大罪!”

    检查过身份和随身携带的物品后,考生们依次进入到考院,开始了自己长达一天的考试,直到酉时交卷离场。

    【但唐朝的科举有个问题,那就是考中之后还算不上官员预备役,只能说是证明了你拥有当官的能力,接下来能不能当,还得通过吏部举办的“关试”。】

    【在古代的环境里,就意味着,拼出身拼关系的时候到了!】!

    第167章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四)

    西汉。

    刘彻轻微点头,对身边的东方朔道:“这唐朝的科举倒是和现如今差不多。”

    大汉刚刚实行的科举就差不多是这样的模式。

    原本的举孝廉并未废除,反倒加大了力度,科举只是新增了一条路。

    不过,刘彻的脸色变得有些奇怪:“听这路小柒的语气,难不成后世之人真的完全不拼关系和人脉?”

    这个世界上有这样的绝对公平吗?

    说实话,他并不怎么相信。

    人都是自私的。

    ……

    【这样的一个设定,用现在的说法就是,给了权力极大的寻租空间。】

    【家中有关系有背景的自然不用担心,找找熟人就行了,都在官场混,谁还没个亲戚朋友呢?】

    【关系和背景没那么大的,也可以通过去拜访一些朝中重臣以及王孙贵族来托他们举荐。】

    【我们经常在电影电视剧里面看到的唐玄宗时期,岐王和玉真公主就经常充当引荐人的角色,所以他们的宴会上往往才子云集。】

    在一个士子们的集会上。

    有人正在愁眉苦脸的叹气:“看来这一次我是谋不到官职了,还是趁着天气好,赶紧回老家去吧。”

    旁边的人听了后,对他说道:“兄台何不试试去岐王府递上行卷?岐王殿下和玉真公主殿下最爱有才之人。”

    他的话引起了周围人的兴趣。

    大家七嘴八舌的谈论起来:

    “对呢,听说河东来的王维就是被岐王引荐给了玉真公主,这次估计他是榜上有名了。”

    “听闻这次的榜首不是内定了张九皋吗?”

    “张九皋也是向玉真公主递的行卷,但王维去了后,或许此事还会有变数。”

    “倒也是,玉真公主最爱诗词歌赋,王维可是其中翘楚。”

    玉真公主府。

    一身道服的玉真公主听了王维的乐曲《郁轮袍》以及新作的诗之后,沉醉其中。

    “摩佶先生果然大才。”

    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