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人在三国,金手指是拼夕夕畅买》 70-80(第14/16页)
琰就给门口的警卫一个眼神。
此人很机灵的高声喊道:“天师来访!”
此话一出,正堂内还在与刘备争执的大鸿胪顿时停下,看向屋外。
为首的女娘年纪轻轻,面色平静,身后跟着一男一女,衣着相同,各提着一个相同的箱子。
那箱子与如今雕花的箱笼不同,不大,只有两尺见方,没有多余的装饰,但大鸿胪完全不敢小瞧。
无它,此物是后世所造,全由精铁打造,通体银亮,上方还有一道数字钢锁,很难旁的手段暴力破开,只有知道密码,拧到合适的位置才能打开箱子,是拿来给特殊物品保密的利器。
天师带着此物过来,定是有机密要事与刘使君商议。
这么机密的事情,他又怎么能听?
大鸿胪立刻明白,今日这匠人殴官之事,又要没着落了。
果然,心中刚闪过这道念头,刘备便道:“大鸿胪,你看,我还有要事在身……”
“那我就不叨扰使君了。”
心中叹气,大鸿胪却只能识趣的告别,但走之前,还是补充道:
“尊卑有序,方为世间正道,持身之本,使君总不能太过纵容这些人生乱,不然日后如何自处?”
刘备不置可否的笑了笑,没有言语,倒是听到这话的刘琰撇了他一眼。
“曦玉这些时间这么忙,怎亲自来送绝密文件了?”
显然,大鸿胪堵门的事情并没有真让刘备生怒,对方一走,他就恢复了正常,端起来杯子饮了一口润润喉咙后,笑着调侃道:
“应该让子龙来啊,他这些时日正得闲呢!”
“要公私分明啊皇叔。”
说起来也奇怪,前些时日刘备对此都是闭口不谈,这段时间又开始打趣起来,也不知道到底是抽的哪门子疯。
不过,一句调侃,也没什么不可以说的,刘琰也不见羞涩,随口就答道:
“这可是绝密文件,必须要按规定,由两位以上文件管理员签字盖印,一同护送,所借阅之人也是要签字盖印留档,一但有所疏漏,可是要担刑事责任的!子龙又不是研究所的工作人员,随便让他送这个,是想让他进狱吗?”
说着,刘琰示意管理员将工具拿出来。
“来,整理出来的现阶段各地可开采矿产资料都在这里,皇叔你来签字盖章,别用朱砂,用研究所的变色油墨。”
随着秩序稳定,荆州与各个势力的接触越来越深,关于后世的技术和历史便越发危险起来,一个不注意,就会成为外界谋取私利,危害社会的可怕工具。
譬如各种资源的产出地,一些化学合成的知识等等,都必须严格限制外界的探查。
其实在后世也是如此,真正的炸。药配方与真正的国家地图户籍等信息不允许在正常的网络中流传,实物也会受到监察,有这些参考的在,加强保密措施也不必从零开始,倒也是件好事。
刘备摇了摇头,也没拒绝,而是按照刘琰所说,坐到硕大书桌后,将面前的文件拿开,接过档案表签字盖章,边签边道:
“你这步骤,真的是越来越复杂了。”
签完,登记档案,交接完毕的两位管理员道别离开,而刘琰则忍不住吐槽道:
“没办法,现在保密工作太难做。”
“光这个月,夏侯兰就抓到七个将要泄漏机密的,火。药配方这种就不用说了,连瓷土产地位置这种不起眼的小事都有人送金饼去求,一口气送了十个金饼——这可是整整五斤的金子!”
刘备道:“从你这边走捷径太快,想克制住也不是件易事,只能一直严抓,不能松懈了。”
“是啊,不提这个了,皇叔你……”
刘琰摊了摊手,还未说完,便看到对方桌上有份签了很多人名的纸张。
她有些惊讶:
“联名信?这是谁写的?”
闻言,刘备的多了些许无奈:“那些学子是劝我称帝的。”
“嗯?这么激进?”
刘琰有些惊讶:“连献帝都不管了?”
“新政政令只在荆州有效,北地半推半不推,还有那么多人为自己谋取私利,那些学子又怎能接受?”
刘备道:“他们还是年轻,只觉着此是名不正之故,不过也有可能是有人趁机在搞鬼,暂时难以分辨,只能先不予回应,再拖一拖,唉,还是时日尚短,需要应对的事情太大太急,难以处理。”
“一洲的事情还没处理好呢。”
刘琰一听这事儿就头疼:“那些学子说的还真没错,现在这阶段真够尴尬的,实为汉臣,又干着天子的活,想做天子,人手又不够,新政各军阀再加上不给人喘息空隙的天灾——可真是令人头大!”
“我已经与曹操商议天子南巡之事了,不过想让他放人也不易,不能抱太大希望。”
相较于刘琰看到就烦的状态,刘备就淡定多了,他道:
“这三年尽力消化掉江东与益州,布局好经济区,北地就先徐徐图之,从这些学子中挑一批更加沉稳的人来教导,给予支持,待他们回到北地,将良种推广开,建些轻工业工厂,再选些好苗子送回来进学。”
“这一来一往间,既能积累推行新政的人才,又能保证北地能有几分余力应对天灾,总比仓促收服北地,再复成帝徒陵旧事好些,等这边妥当,我等定要迁去长安,届时——”
“必使天下安定!”
第80章 未来
话挺激动人心的,要是不说典故就好了。
这种随时随地插入超链接的能力,只有受过相同教育的人才能理解,要不是刘琰跟着老师补课,直接就是无法接入对方的互联网,压根无法查阅对方讲的什么鬼东西。
不过补过课之后嘛,汉成帝徒陵事情自然而然的就出现在了刘琰的脑海里。
刘邦建立汉朝时有一项极好的制度,就是将地方上特别有钱的豪族和二千石的官员都强制搬迁到自己陵墓周围。
这些豪强本质上多是大地主,离开家乡和占有的土地,无异于被斩断了根基,不仅掀不起风浪,也无法继续盘剥百姓,是比度田查户更有利于国家乃至百姓的政策。
就是被砍了一刀又一刀的豪族官吏非常不满意,只有皇帝拿得动刀的时候,才能逼着他们过来。
所以这项制度只有在刘邦、汉武帝刘彻和汉宣帝刘询三位实施的比较好,真能对着豪族与高官显爵们下手。
而随着时间的发展,官吏豪族做大,皇帝权柄下降,这项制度便越发难以维持,到了汉元帝时期,直接停止了徒陵。
但元帝的儿子成帝觉着自己还能挣扎一下,正巧当时手下有位战功卓卓的将军陈汤,靠进击康居,诛郅支单于,得赐关内侯,他也非常支持徒陵制度,和皇帝一拍即合的开始上表。
这一表,直接就捅了马蜂窝。
不满的外戚豪强罗织了一大堆罪状,差点把陈汤给搞下去,全靠成帝妥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