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娇纵哥儿的忠犬仆从》 50-60(第20/31页)
时不时甩着尾巴赶着身后的飞蚊。
马嘴的咀嚼声听起来脆又有韧劲儿,仿佛那穗苗十分鲜美清甜。
苏凌看得有滋有味,他也在田里稻茬上抽了一根禾穗杆。杆儿嫩嫩的胀着肚子,嫩黄的尖端还滴着珠液。苏凌在嘴里嚼了下,口中清甜还闻着了稻香味儿。
实际上这些第二茬禾穗在两个月前后是能成熟的,只不过大多稻穗空壳瘪的多。
村里老人闲着没事也会收割回家,把谷粒晒干喂鱼喂鸡鸭也省了点粮食。
苏凌抽了好些稻穗拿在手里,然后朝田梗上走去。
上三根田埂就到他家的药田里了。
苏刈已经把土整平,开始撒种子了。
苏凌把稻穗放在一旁草垛上,叶子朝里搭在稻杆上,嫩尖儿悬空朝外,倒也没弄脏。
放好嫩稻穗后,便扯药田里的杂草。
这些杂草多年未清理,和白芷一样活成多年草本了。
杂草多是难扯的千斤草。一朵朵的霸道张开,叶子长条茂密像是韭菜叶子。
常年做农活的村妇见了它都头疼,手心拔的揪红那草也纹丝不动,唯一办法只得用锄头薅。不过这个千斤草虽令人头疼,倒是炎热天做凉茶清热降火的好东西。
苏凌拔草的时候听见田下有几个孩子的声音。他起身一看,狗剩和几个孩子都好奇的围着马看。
这些七八岁的孩子背篓拿着锄头本来是来田里挖猪草的。
此时被马吸引也不敢凑近,只得一旁唧唧歪歪说哪来的高头大马。
狗剩见周围孩子都在看热闹,低头一看长了好大一片回荠菜。见小伙伴没察觉,他急忙拿出锄头把他们周围的都挖了。
苏凌看着狗剩急吼吼挥锄头的样子就好笑,把狗剩喊了上来。
狗剩抬头应声,把背篓背起,拿着锄头问也不问什么事情就上来了。
走近后,狗剩道:“小凌哥,叫我啥事儿?”
苏凌指了下自己药田里的杂草,“这些杂草扯得动吗?扯一条畦给五文钱。”
村里孩子自小就跟着大人做农活,没人不会扯草。
“会!”狗剩赶紧打包票。扯的杂草有的还能做猪草,扯猪草还有钱赚,简直太好了。
苏凌又带着狗剩认了下杂草中的白芷,叫狗剩注意点别把药给扯了,叫人撅屁股的时候也别搓了药枝。
狗剩连声点头,说自己一定不会。
说完就捞起袖子,埋头扯草。那动作利落又快,还带着一丝迫切的意味。
苏凌看得好笑,坐在田梗草垛上,嘴里含了根苗穗咀嚼着,看着像个欺负孩子的地主。
“狗剩慢点不着急,我不找其他孩子扯,这块地都是你一个人的。”
狗剩得了保证,嘿嘿笑了下,说其他孩子没他利索,还会扯到药草。
苏凌点头,坐在草剁上闲来无事,目光悠哉悠哉地扫了一圈后,还是落到了苏刈身上。
苏刈撒完种子,然后从一旁水田舀水洒着土。
苏凌见差不多可以铺稻草了,便一手拿着穗苗一手夹着草垛,跑到了地里。
他积极向苏刈推荐他发现的小甜根。苏刈说自己手脏,苏凌正想要不要喂他时,苏刈已经低头从他手里叼了一根,含在了嘴里。
狗剩呼哧呼哧地扯着杂草,抬头见两人黏糊糊的,立马识趣的低头埋在杂草后。
苏刈把草垛解开铺在刚洒水的土上,早晚温差大,这稻草铺着保温保湿,菜种子容易发芽些。
两人做完这些,苏刈便背着背篓拎着锄头,下田埂看看马吃草的情况。
旁边一些孩子见人来,纷纷问自己能骑着马吗。
苏凌说不行,这马脾气不好,他现在靠近马都戒备的厉害。
孩子们一听说不能骑,那这马也没什么用啊。
还说大黑家的骡子还有袁爷爷的牛都能让人骑。
苏凌也不和孩子计较,抬头见苏刈绕着马周围一圈后,捏着马嘴巴看。
这时,村里牛车师傅也赶着牛上山了。
不过他只是路过三伯娘家的田埂上,并没让牛下田吃新茬儿。毕竟村里有的人就是留着新茬儿等着胀粒后再收割。牛下田吃穗苗的话,会引起扯皮吵架。
那赶车的师傅和牲口打了一辈子交道,看着苏刈摸着马脖子还时不时掰开嘴边看下,自然知道这骏马估计身体有点问题。
这年轻人瞧着面冷寡言,倒是对牲口耐心十足。
那老师傅道,“小伙子,你这马也不用担心,放山里喂几天就好了。”
苏凌听见声音回头,见牛车师傅今天没赶牛车倒是有些稀奇。
老师傅道牲口一直吃人准备的干草饲料是不行的。还得让它自己上山找着吃,平日有个什么病痛害的,自己就能吃好了。
老师傅说得神乎其神,苏凌却不相信。自己就能吃好那要兽医干什么。
“凌哥儿,那你几时听过山里的野物要看兽医的,只有人养的牲口才需要兽医看。”
“飞鸟走兽可不比我们笨,它们平时自己吃的果子、杂草里就有预防病害的东西。人养的牲口人喂什么吃什么,当然容易生病。”
“你们这匹马买的不便宜吧,听我得,赶紧拉到山上让它自己吃草,再拖下去就严重了。”
苏凌听着觉得有道理,说了声谢谢。
老师傅说的话苏刈也听到了,给苏凌说等会儿便赶上山试试。
在这之前便先让马在稻田吃些新鲜的稻茬儿。估计之前在马市里一直喂的干草饲料,此时吃这嫩绿的苗子,马看着还挺精神的。
两人又割了些新茬儿回家喂鱼喂兔子。到家把东西放好后,又去了村长家说进山看树的事情。
村长问两人是不是要建房子了,是建在原地还是搬下山来。
得知苏凌要在原地盖座木屋,直问苏凌有钱怎么不在下面卖地盖个青砖瓦房,还窝在山边干什么,交通不方便马车都拉不到家。
苏凌道木屋住着舒服些,青砖瓦房冬天不透气屋里闷闷的,夏天更是闷热的厉害。
村长心想那木屋一到冬天四处透风,凉飕飕的晚上都冻得睡不着。不过苏凌两人手里有钱,估计也不在乎炭火。
村长仔细问道:“四梁八柱是用老屋的还是自己买?”
苏凌一听就懵,这是什么东西,他道,“我出钱就可以啊。”
村长见他傻乎乎什么都不懂的样子还想修房子。嘀咕道这些年轻人真是什么都不懂,把老祖宗教的东西都忘光了。
村长道:“村里修的木屋都是三开间格局,四梁八柱就是屋架子代表四面八方,三开代表天地人三才,意思说屋子风水好,揽四方气运,享福寿安康子嗣绵延。”
村里人建房子大多沿用老屋的柱子可以节约一笔经费。一根柱子前期处理好,用一百年都不会蛀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