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病弱”谋士,战绩可查: 20-3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三国]“病弱”谋士,战绩可查》 20-30(第9/27页)


    被马缰磨出的水泡,因为激烈的对战,不仅全部破裂,破溃受损之处,还被缰绳勒出了一道深深的血痕。

    “……”

    对了,在城外被西凉哨兵拦截的时候,为了躲避刀锋,他用了十足的力牵引缰绳,应当就是那时候伤到的。

    郭嘉光是看着密集的水泡就觉得疼:“伤成这样,你竟一点也没感觉?”

    顾至望着掌心那道狰狞的血痕,无言以对。

    他从小五感敏锐,唯独对痛觉感应迟钝,这一点,即使是穿越再多次也没有丝毫改变。

    顾至拒绝了郭嘉帮忙敷药的邀请,单手托着陶瓶,打开顶盖,在左手掌心洒了一些药粉。

    想起炳烛说过这药不止对外创有效,对水泡也有一定的效果,他又在右手洒了一些。

    刚阖上药瓶盖子,将小巧的药瓶放入袖囊,顾至就听到身后传来一声震怒且高亢的惊呼。

    “喂——那边枕着头,嘴角翘得老高的小子,你是不是那个偷我马的那个?”

    闻言,顾至往身侧瞥了一眼。

    将两手垫在脑后,百无聊赖哼着小曲的郭嘉,嘴角的笑肉眼可见地凝固了。

    第23章 耐罪(+1k5字,见作话) 那目光似……

    顾至找了一块等人高的山岩靠着, 在一边看好戏。

    假如此刻有一碟瓜子、腰果,那就能看得更开心了。

    郭嘉却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逃避现实,更没有悄悄跑路或者装傻充愣。

    在短暂的僵硬后, 郭嘉转过身,满面惊喜,如同看见阔别重逢的亲人一般,对着不远处的裨将笑道:

    “原来是你,找了你许久, 可算是找着了。”

    正要发作的裨将:?

    他的怒火蓄力到一半,还在持续飙升,就被这过分绚烂的笑闪花了眼, 硬生生地卡住。

    难道认错了人?这人并不是偷马的小兵, 而是自己以前认识的?

    种种怀疑在内心叩问, 让裨将的愠怒少了最根本的底气。

    郭嘉三两步走到裨将跟前, 哥俩好地揽住他的肩。

    如此自来熟的模样,将裨将强行硬控了数秒,他竟是没有避开。

    脑中搜罗的人脉已经从二舅爷家的三表哥的儿子, 列举到自己失散多年、同父异母的好兄弟。

    裨将还在头脑风暴,突然眼前多了一只灰扑扑的钱袋。

    “我已将战马归还给了子孝将军。因事急从权, 贸然借用了将军的马, 是我的过错。这是补上的赁马费用与赔礼, 还请将军收下。”

    裨将脑袋里转了好几个弯,终于将混乱的思绪理了个明白。

    这个跟他摆出哥俩好模样,活像是跟他同穿一个裤/裆的家伙——就是那个半路卷走他战马的小贼。

    他竟然没有半点胆虚的模样!?

    “不问自取, 是为盗也。”

    裨将心中余怒未消,见郭嘉年龄不大,认错态度尚可, 便想着好好跟他科普一下汉律军法,以免对方日后又因为“事急从权”,走上歪路。

    “按照军律,盗窃者即便是赔偿了钱财,也要笞二十……”

    训责的话语在看清钱袋内部的瞬间哑然失声。

    钱袋里除了小半贯铜钱,还有半块金饼。

    这半块金饼,约值四五千铜。

    这些钱,别说是赁金,放在太平盛世,买下一匹良马都已足够。

    裨将只觉得那半块金饼晃得人眼花。

    自秦以来,金为上币,平头百姓见不着也摸不着。

    哪怕金银玉器在乱世甚至没有一石粗粮值钱,这也是大手笔了。

    正在裨将发怔失神之际,他的眼角余光轻晃摇曳,捕捉到了一个熟悉的人影。

    他呆板地抬头,视线的正中,一个面貌年轻的将军正抱着兜鍪,朝他们这边走来。

    那将军身形伟岸、眉清目明,瞳孔是少有的乌黑色,身上携着寒冷的夜露与滚滚的血腥之气。

    裨将连忙抱拳低头。

    “将军。”

    顾至闻声抬眸,看到了逐渐走近的曹仁。

    曹仁是曹操的从弟,年龄却与曹昂相仿,只比曹昂大了五岁,将将踏入二十三岁的虚龄。

    听闻曹仁年少之时便已精通骑射,却因为“不修行检”,被同乡之人诟病。成年之后,汉王朝动乱不堪,兵连祸结,他从此严法奉令、独当一面,随着曹操南征北战。

    顾至对曹仁的认识仅限于此,在姓曹的大家庭中,能给他留下记忆的也就这么几个。

    “将军所为何事?”顾至率先开口。

    他所在的位置背靠山石,与裨将、郭嘉以及其他人都隔了一长段距离。从曹仁的目光与行进路线来看,这人就是来找他的,旁边可没有别人。

    “城中一箭之恩,仁还未向先生谢过。”曹仁肃着脸,拳掌相抵,郑重答谢。

    有一点意外,又不那么意外。

    顾至想起城中的一幕。

    那时,曹仁为了援护无辜幼童,险些被西凉兵砍伤,是顾至及时射了一箭,解了他的危局。

    只是……

    “将军无需言谢。”

    在无关紧要的事上,顾至从来喜欢实话实说,

    “那一箭,并非为了将军。”

    他当时并不知道底下的小将是何人,只是瞧见西凉兵对年幼的孩童下手,就出手拦了一拦。

    救下曹仁,真的只是顺便。

    何况,以曹仁的身手,那一刀切中手臂也只是皮外伤,谈不上大忙。

    曹仁也猜到顾至出手的缘由,但他郑重的神态没有丝毫的改变:

    “不管先生因何出手,都为在下解了围,在下无才无德,却也并非不明事理之人。”

    当时情况危急,曹仁来不及言谢就加入了战局,但他一直将这件事记在心底。

    顾至从马背上“滑落”的时候,他正带着一队精兵在林外游弋,清扫行军留下的痕迹。

    回来后,他又忙着安排士兵,处理诸多事项。直到忙完了所有重要的事,他才得空来找顾至,郑重言谢。

    “时势殊异,无法筹备重礼,若先生不嫌弃,还请收下此物。”

    曹仁解下腰间一柄环首短匕,递向前。

    顾至不想继续纠缠这个事,接过短匕,转而问道。

    “将军救下的那个孩子,可还安好?”

    “那孩子姓马,叫马季,应是按齿序取的小名。”

    曹仁道出幼童的来历,

    “他原是三辅人,跟随家人迁来温县。前两日,温县人丁流亡,他家人在那时不见了踪迹。不知是出了意外,还是独自上路,把他一个人丢下,自生自灭。”

    身逢乱世,朝不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