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在我: 4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天命在我》 40-60(第15/29页)

悯拱手,“在下住桐琴居,悯公主得空可来坐坐。告辞。”

    “公子慢走。”商悯礼貌颔首。

    她唏嘘地望了望宋兆雪远走的背影,无比理解宋兆雪为何不与郑留比文。

    因为文化水平不够。

    就像当初商悯主持小宴,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飞花令这项小游戏从宴会上剔除,免得闹出笑话。

    “还以为要废一番口舌,幸好他好糊弄。”郑留脸色流露出微不可查的笑意,“商悯,那宋兆雪想结交你呢。”

    “想结交我的人多了去了。”商悯不甚在意道。

    她留了个心眼。郑留不通武艺不知是真是假,宋兆雪看似张狂头脑简单,实际上这可能也是一种藏拙。

    “宋兆雪是宋王独子,据传闻宋王身体不大好,她今年三十六岁了,一直没能生下第二个孩子。”郑留一边说,一边在棋盘上摆了个棋路出来,“子嗣少,就会有人动歪心思,他能长这么大不容易,可是就算是独子,也要来宿阳。”

    商悯的奶奶也是生了两个,一个没了,另一个好歹能顶上。这是很现实的问题,王族宗室总要考虑多个备胎,毕竟家里是真的有王位要继承。

    如果自己生不出来,那就要过继,过继之子女的忠诚性和可靠性可能难以保障,还会引发宗室成员夺权内斗等诸多问题。在这种蒙昧落后的王权社会,大多数人信奉的还是血脉联系,继承人不稳,江山社稷也会不稳。

    宋兆雪这种性格可能是被娇惯太过了,宋王就这么一个独苗,不过他也不是张狂到底,还是知道些分寸的。

    “眼下就剩个赵国的没见过。”商悯道。

    六大强国中,武国商悯,郑国郑留,翟国翟静,梁国姬初寒,宋国宋兆雪……赵国质子也来了,就是他还没露面。

    传说赵王贪于享乐,性情暴戾,年近三十,没有子嗣。

    这回来宿阳的赵国质子,是几年前过继到赵王膝下的,非亲子。

    各国质子,各有各的难处,皆非自愿来宿阳的,既然如此,那他们就都有拉拢和结盟的可能性。

    眼下天下未乱,各国之间状态相对和平,既然大家都是质子,那在归国前,所有人的目标都是一致的——保命。

    郑留:“赵国的那位名叫赵乾,年纪很小,才八岁。”

    “嗯,我知道。”商悯道,“听说他这几日不露面,是因为舟车劳顿,水土不服病倒了?”

    “应该是,早上我路过他居住的院落还看见医者出入。”郑留摆好了棋盘,指着黑白棋子道,“来,我给你讲讲此局该如何破解……”

    “好……”商悯说到一半顿了顿,“不如我们去看望这位赵乾公子?”

    “现在?”郑留抬眼看她。

    商悯有心想点头,但看了看棋盘,就道:“学完棋再去。”

    郑留表情缓下来,耐心为她讲解。

    各国质子都在结交走动,商悯不能落后于人。

    实际上这几日倒是也有一些小国质子来主动求见她,只是接见他们太招人眼了,她没跟他们见面。据雨霏观察,六强国的质子都是香饽饽,那些无依无靠的小国质子争着抢着在他们面前耍存在感,有事没事儿还想制造一下偶遇。

    这些质子的应对也和商悯差不多,闭门不见。

    今后,所有质子都会去大学宫共同学习,有的是时间结识。

    六强国的质子中,数商悯、宋兆雪和赵乾门前宾客最多。与不受宠才来当质子的那些公主公子不同,他们的身份是长女、长子和继承人,在没有当质子前,他们在自己的国家内要么有权,要么有宠爱。

    结交一位这样的人,比结交一百位不受宠的质子都要有用。

    商悯也需要有挑选地结交一些人。

    小国的质子不见也就不见了,大国的质子还是需要提前交流交流的,有时一句话、一个照面就可以判断出某个人的态度。她不敢小看任何一个人,哪怕这个人只是个八岁的孩子。

    一个时辰转瞬即过,商悯和郑留收拾好棋子,结伴同行。

    才一走到赵乾居住的院子,商悯便凭借过人的耳力听到院有人交谈。

    一抹明黄色的衣袍闪入眼中,十五六岁的少年嗓音温润,细心嘱咐道:“表弟切记得每日按时吃药,可不要嫌苦……”

    年仅八岁的赵乾拽着他的袖子央求道:“我早就好了,能不能出去放风筝啊?太子哥哥,你陪我去放风筝好不好?”

    作者有话说:

    第51章  子翼表哥[VIP]

    院中人之一是大燕太子, 姬子翼。

    商悯先是惊讶,随即不着痕迹地上下打量他一番,将他的样貌烙印在心底。

    姬子翼面相温和儒雅, 声音不急不缓,虽只是十五岁的少年,但举止颇有风度, 显然平时是被严格教养的。

    就是不知他的温和是否是表里如一?

    赵乾喊姬子翼“太子哥哥”,姬子翼亦直呼赵乾为“表弟”, 若非血源关系极其亲近,他们也喊不出这样的称呼。

    联姻一直是大燕控制众诸侯的手段之一, 甚至建国之初,有些诸侯王直接就是姬氏子弟,与皇族同出一脉, 几百年前是同一家人。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大燕各王族、世家的姓氏来源了。

    远古蒙昧的时期, 人族以部落形式生存,部落为何名, 在该部落中出生的后代便会有部落名作为前缀, 后来逐渐发展为姓氏。比如有部落名“李”,后代便称“李某”。除这之外还有以地名为姓氏的部落,若该部落生活的地方名叫“陈”,部落后代就以“陈”为姓。

    后来岁月流转, 无数王朝国家衰败又建立,到燕这一代,姓氏的命名就又有了不同的说法,封赏有功之臣时, 燕皇偶尔会赐姓,今后此姓就作为家族姓氏世代流传下来。

    郑国王族姓郑, 并非他们本来姓郑,而是燕皇赐姓,连带他们掌管的那片疆域也变为郑国——意为由郑王族掌管的国家。其他王族也是同理。

    只有近几百年新诞生的国,王族姓氏与国名才有所区分,就如武国。武国建国仅五百年,要是他们在八百年前就建国,商悯就不该姓商了,该姓武。

    从古流传至今的世家大族,其姓氏都能追溯到远古时代。

    商悯与郑留对视一眼,举步踏入赵乾的院内。

    她先是对立在院中的子翼行礼:“臣商悯,拜见太子殿下。”

    “臣郑留,拜见太子殿下。”郑留同样躬身。

    面对他国质子,商悯无须自称臣,但是面对太子,言行举止都要小心一些。这位未及弱冠的少年,在政治地位上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二位快快请起。”子翼抬手虚扶一下,俊朗的脸上露出笑容,让人感到如沐春风。

    他细细瞧着商悯,态度既不让人觉得生疏,也不让人觉得过分亲近,“这是悯儿表妹吧?”

    “正是,长阳君是臣的外祖母。”商悯表面规规矩矩地答了,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