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当县令: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穿越当县令》 120-130(第30/35页)

乡勇,一上来就立刻跪下:“久闻大人之名,小人梁得昌拜见纪楚纪大人。”

    他这么一说,众人立刻明白过来。

    他肯定是冲着纪大人来的。

    否则不会一上来,就把话说得这样清楚。

    果然梁得昌下一句就是:“大人,我们庄子的佃户,全是冲着您来的,求您收留我们。”

    纪楚身边人立刻扶他起来,差役们还道:“别跪啊,咱们纪大人最不喜欢跪人了。”

    可梁得昌却怎么都不站起来,一定要跪着把话说完。

    纪楚皱眉:“你若是这样,那就不必说了,所有人全都赶出昌河州,哪来的,就回哪里去。”

    “别!纪大人!我站起来,现在就站。”

    梁得昌起身之后,又有人递了椅子过来,才让他说明缘由。

    原来这梁得昌的家乡,距离昌河州一千多里地,是一处庄子的佃户。

    前来二百五十七人,同样都是那里的佃户。

    那庄子是本地乡绅家的产业,每年雇佣当地村民给他们家种田。

    前些年收成好的时候还行,大家各有分账,至少能顾得住温饱,庄子上的管事也不算苛责。

    “但去年开始,他们换了新管事,加上收成不行,就多有责骂。”

    原来这些佃户佃农,只能算他们家的帮工。

    换了人管之后,简直把他们当家奴对待。

    佃户们要么忍了,要么一起向乡绅家要个说法,换个管事过来。

    可这两种方法都没用。

    那管事不知怎么讨好的主家,反正是懒得理他们这些人。

    领头的梁得昌一怒之下,便有了离开家乡的打算。

    反正在这只能当佃农。

    种的地也是别人家的,自己辛辛苦苦一辈子,只混得个温饱,这多没意思。

    之前说过,乡勇就是乡兵,还接受过当时指挥营的训练。

    在跟士兵们接触的时候,梁得昌听说了纪楚纪大人的名声。

    “对士兵们很好,如今兵器发得及时,就是他整治的结果。”

    “听说他刚去昌河州,就带着当地人种棉花,种麦子,给广宁卫的后勤补给更是及时。”

    “岂止,陆陆续续配发的火器,同样是他的手笔。”

    “他为什么对士兵这样好啊?有什么原因吗?”

    “他不是对士兵好。”

    “纪大人是对穷人好。”

    说话的士兵细数了纪大人的种种,最后道:“以后要是不当兵了,就去追随他好了。”

    “他所在的昌河州,听说还有大片空地呢。”

    知道这些消息之后,梁得昌便对纪大人很感兴趣,之前听人说,也只是说个大概。

    这些士兵们知道得更加详细,让他忍不住记在心里。

    也正是这样,在今年秋收之后,面对庄子上管事的恶行,梁得昌便有了这个提议。

    “一起投奔纪大人!咱们会种地,有力气,不如去那边讨生活,说不定还有自己的地呢!”

    别的就算了。

    但有自己的土地。

    实在是多数佃户们的梦想。

    再加上纪楚的名声,以及梁得昌的宣扬。

    还有庄子管事的耀武扬威。

    大家干脆带着家当,一起离开庄子!不当什么佃户了!

    “你们一个庄子的佃户,都来了?”

    怪不得大家互相认识啊。

    也是梁得昌行动力强,否则走到半道,都要被抓回去。

    见梁得昌点头。

    纪楚,李师爷,晁同知,杜通判都有些无奈。

    若是一个县里的庄户人家,分散着过来,倒也罢了。

    当地衙门也不会太在意。

    可这不一样啊。

    这是一个庄子直接空了。

    估计那位乡绅吓都要吓死了啊。

    现在官府管得严格,一个庄子的人都走了,必然会追究其罪责。

    而且等到明年种地,要是找不到佃户去做事,那庄子上的地可就要闲置了。

    一个是人口丢失。

    另一个是土地变为荒地。

    都够那个乡绅,以及当地县令吓得冷汗直流。

    更别说,这事还瞒不住。

    等他们知道,这些人是去找纪楚的,估计原地辞职的心都有了。

    因为纪楚肯定会把事情上报给朝廷,还会拦下对这些佃户们的处罚。

    纪楚为官多年。

    他什么脾气秉性,同僚们会不知道?

    不过这样也好。

    梁得昌家乡的乡绅以及官员,应该不敢追究他们的罪责,只会想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纪楚理清前因后果,直接道:“你识字吗,找你们当中认字的人,把事情原原本本写下来,再签名按手印,本官替你们做主。”

    在对方追究他们没有路凭,随意去往他处之前,先发制人,告他们一状。

    这样谈判的时候更简单。

    “把大家安置下来吧。”

    只是,把大家安置在哪里?

    得到命令的书吏挠头,最后道:“流放驻地的犯人,不是新盖了房屋吗,让犯人们挤一挤,腾出二十间房屋给这些佃户们住。”

    流放的犯人:?为什么?

    因为你们是罪犯啊。

    这些佃户虽然没有路凭,但他们是普通百姓,也是有户籍来历的。

    跟他们比起来,肯定是他们重要!

    大冬天要给佃户腾位置的犯人们差点破口大骂。

    可大家定睛一看,罪越重的,平时不服管偷懒的,才需要挪动。

    其他人该怎么过日子怎么过。

    都说了,在昌河州过日子。

    要么遵纪守法,偷个懒也无所谓,是个良民即可。

    要么好好赎罪,认认真真劳动改造。

    否则?

    否则有的是办法折腾你。

    没过多久,这些犯人们更加傻眼。

    因为明年他们要继续开荒,新开荒的土地,大概率会被分给本地想种地的渔猎人家,又或者分给投奔来的佃户。

    纪楚这是把他们当驴用啊?!

    凭什么啊?!

    凭什么,凭他们是本本分分的庄户人家。

    人家祖祖辈辈种田糊口,不比你们强?

    纪楚听到这个处理方案之后,笑着道:“不错,就该这么做。”

    负责此事的书吏挺直腰板,看到没!纪大人都夸他的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