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团宠太子躺平日常: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清穿]团宠太子躺平日常》 60-70(第13/19页)



    好在十二叔公和五叔都是好人,没让他干什么活儿。张廷玉见了他更是笑的慈祥。

    永琏每天就是去打个卡,然后跟在五叔后面听故事。

    五叔知道的八卦可太多了,上至宗室,下至文武百官,谁家宠妾灭妻,谁家生了龙凤胎,他都知道。

    他不知道的还能去问履亲王,履亲王作为红白事儿专业团队负责人,看过的热闹更多。

    履亲王和履亲王福晋至今都感谢永琏在傅良袭爵的事儿上出了力,对这个小侄孙的印象很不错,聪慧能办事,内定太子就是靠谱。

    履亲王对永琏也很和蔼,让他不必每天来,京城这边没什么要紧事儿,重要的事情都送去木兰围场让皇上亲自批复了。

    只是有些引见的官员需要先安排住下,等皇上回来再见。

    像潘振承这样的商人,履亲王他们觉得先见见也无妨,毕竟他还带了几船东西,是入库还是送木兰行宫,需要早点安排。

    见外臣的事儿永琏是不会来凑热闹的,免得回头给他扣个勾结外臣的帽子。

    但他很想见潘振承,看他带回了什么好东西。

    弘昼知道永琏对西洋的事儿感兴趣,就把他带上了。

    皇上不在,很多重要细节潘振承没有汇报,只说一路上买卖的经过。

    潘振承比永琏上回见时更瘦了,整个人仿佛都苍老了。

    永琏就先关心了几句,“是不是路上非常辛苦?遇到什么危险了吗?”

    “回小主子,路上虽遇到过几次风浪,但都化险为夷,只是路上带的蔬菜早早吃完了,后面只能吃干粮。本想着到了欧洲能补给一些吃的,没想到那边的食物……”他说着露出一言难尽的表情,“他们那里高档酒楼的饭菜也一样难吃,回程只好带了些土豆、南瓜和干粮、肉干。”

    出去一趟,潘振承的官话更不好了,还好他专门找了个信任的翻译。

    允裪和弘昼忙说一会儿要设宴请潘振承吃饭,让他尝尝家乡的味道。

    潘振承心说京城的饭菜也不是家乡的味道啊,他更想回福建吃海鲜。不过这人向来不重口腹之欲,欧洲那么黑暗的饭菜他都忍受过了,京城的饭菜在那十几种肉炖在一起的英国菜面前,自然是美味佳肴。

    他带去的生丝茶叶到了欧洲几乎是一抢而空,尤其是茶叶。他带去了几个新品种,欧洲那些贵族们没喝过,价格比洋商在广州十三行买的翻了几倍。

    英吉利的海外贸易掌握在大贵族手里,其他国家的人要想进入英国进行贸易,必须和这些贵族打好交道。

    潘振承见到了负责贸易的贵族代表,并表示对英吉利的毛呢很感兴趣,他把毛呢吹得天花乱坠。想订购大量毛呢。

    履亲王等人一听潘振承说的数字,都不禁皱眉。

    “这么多毛呢?能卖出去吗?”弘昼问,其实大清国内并没有潘振承说的这么喜欢毛呢啊!他家福晋嫌重,都不怎么穿。

    潘振承道:“卖肯定是能卖出去,大不了把价格压低一些。”

    永琏更疑惑了,“那你岂不是赚不了多少钱了?”毕竟这路上的花销也不少,还会有毛呢发霉受损。

    潘振承就笑着解释,他签这么大的订单为得是估算英国的产量,并一窥英国的纺织技术。

    他一边签订单,一边担心英国没法按时交货。

    贵族就带他参观了一家工厂,表示他们使用的纺织机是新式的,一定能如期交货。

    永琏:“所以你知道他们怎么生产毛呢了?”

    潘振

    承点头,“同行的还有一名织造局的大人,他比小民更懂这些。”

    永琏大喜,大清至今织不出毛呢和羽纱之类的面料,连皇后都为此发愁。

    潘振承终于把这技术带回来了。

    潘振承还说自己见到了纽可门蒸汽机,只是这种机器非常容易坏。只在煤矿使用,大清的蒸汽机已经运用到田间地头了。

    他还见了运煤的轨道,蒸汽泵等各种东西。

    潘振承最后总结,洋人发明出这些东西并不证明他们比大清的人聪明,只是因为他们需要,一个行业发展起来,其他行业如果不跟上,整个产业都要受影响,那些商人为了钱,自然就开始动脑筋了。

    潘振承还带回一些没什么用的小玩意儿,什么八音盒、高跟鞋,还有葡萄酒和啤酒。

    这些东西都在船上,没乾隆点头,大家也不敢先看。

    允裪和弘昼又问了许多关于欧洲王室的事儿,那边虽然一夫一妻,但是王室在外面找情人是家常便饭,私生子一个接一个。

    弘昼发现这内容越来越少儿不宜,不但男的以找情妇为荣,女的也以偷情为乐。

    旁边的小孩听得津津有味,弘昼怕他被带坏,忙道:“永琏,到饭点儿了,你回去跟你皇额娘用晚膳吧。”

    允裪也反应过来,叔侄俩用各种理由把永琏赶走。

    永琏不想走,他想听八卦。

    弘昼无奈拿出杀手锏,“你再不走,我们就告诉你汗阿玛。”

    永琏:“……”

    第68章 第六十八章我有意见

    乾隆一出门就是俩月,九月中旬才回来。

    母子俩一点都不像经过旅途劳累的,红光满面。倒是永璜很累,回到京城先躺了两天。

    汗阿玛说他大小伙子不能坐马车,让他骑马。

    他从来没受过这个罪。

    他就和永琏说:“你幸亏没去,路上可累了,帐篷住着也不舒服。”

    永琏:“大哥从前不是立志要当大将军的吗?”

    永璜脸一红,“那是明瑞的志向,不是我的。”

    永琏对着大哥比羞羞脸。

    永璜:“……”

    兄弟俩在屋里说说笑笑,乾隆则在养心殿召见官员。

    回京后他连着忙了两天,才把该见的官员都见完了,连下几道升降调任的文书,又去后宫看看后妃们。

    过了好几天经过允裪提醒,才想起潘振承还在宫里。

    他忙召潘振承入宫,他带回的东西有些乾隆已经看过了,还尝了葡萄酒和啤酒。

    葡萄酒还不错,怪不得皇玛法喜欢。啤酒真的喝不惯,乾隆赏给允禧、弘昼他们了。

    高跟鞋更没用,而且这高跟鞋还是男人穿的。在大清没有任何销路,直接堆库房里。

    八音盒倒是挺精致,之前大清也有卖八音盒的,都很贵。

    乾隆就留了两个八音盒给造办处,让那边的匠人仿造,剩下的赏赐给宫里几个孩子。

    这些东西是潘振承专门孝敬皇上的,此外他购买的大量毛呢和西洋钟则走正规流程,销往各省。

    当着乾隆的面,潘振承才汇报皇上给他安排的秘密任务,在英国、荷兰留了几个细作。

    这些人都是有一技之长的,有的因医术被当地贵族雇佣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