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步履之往》 20-30(第24/26页)
扔了手上的棉球之后,步蘅意图同骆子儒分享些近况:“这个学期挺忙的,一直没顾上跟您说,以前您问我跟师哥什么情况的时候,我跟您提过的那个人,还记得吗?”
骆子儒呲牙,语调儿又拔了两度:“照你平日那啰嗦劲儿,跟我提过的人海了去了,您指哪位?”
稍一回忆,骆子儒记起了些老黄历,又追问:“哦,那仙女儿?”
想起过去同骆子儒胡扯过的那些话,步蘅舒展眉目,笑,随即道:“对,是那位,我的了。要不要把把关?”
骆子儒含混吱了声,反问:“你强迫的?”
步蘅:“……”能有一句中听的话不?
步蘅不跟他扯皮:“才不会,我从小就是个以礼待人的人。最近我想明白了一件事,我和他这种情况,大概率算双向……嗯……双向暗恋,搁民间话本儿里,俗称为情投意合。”
骆子儒:“……”说的真真儿的,这脸皮忒不像个姑娘。
骆子儒轻嗤,后又正色道:“少秀。想要什么贺礼,自己琢磨好。我先欠着。”
步蘅知他虽嘴毒,但待自己一向不薄。
她大半辈子生命中缺少父亲这个角色,与骆子儒、郭一鹤这些长辈往来时,天生自带亲近感。缺什么,就不自觉靠向什么。
步蘅把消/毒/药/水瓶盖儿拧紧,攥在手里:“又不是结婚,您暂时先祝我百年好合就好,我现在也想不起来我们还缺什么。”
骆子儒偏头盯她:“过了这个村儿可没这个店儿了。”
步蘅:“那就是给您省钱了,您记得我的好就好。”
骆子儒眼含不耐扫她一眼:“是掏我家底、抽我血送你礼,多大脸,好意思给自己贴金?”
**
侃到这儿,骆子儒已经把此前凌乱摊放在身前的一堆A4纸耐心收齐,摞成厚厚一沓。
步蘅一早扫到了A4纸上的部分内容,尤其纸页上醒目的三号黑体字一二级标题,最先入眼的是那句:“盲的是受害者的眼,还是作恶者的心?”
跻身N大新传学院之后,步蘅身在新闻传媒这个大圈子里已逾三年半,乍触及这个标题,她便能将它同近年内的一起震惊全国、引无数同行关注的临床医疗器械群体不良反应事件——“5001气体致盲案”对上号儿。
事件中的受害者们,多为接受视网膜脱离等眼科手术的患者,因眼内被注射入这批问题气体,致使视力大幅受损,严重者甚至完全丧失光感。他们求医为求眼疾治愈,却没想到在求医治疗的路上会遭遇横祸离光明越来越远。病者求“药”,谁能想到这“药”是有问题的“毒”呢?
事件案发于三年前,牵扯多地、多所医院、数十名患者,涉事问题气体是永明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批号尾缀为5001的眼用全氟丙烷,因此得名“5001气体致盲案”。这篇文章的选题,
很显然脱离了骆子儒近年来徜徉的他游刃有余的财经领域,他这是在重回新闻调查的老路。从步蘅的视角来看,骆子儒调查“5001气体致盲案”的这番举动让人意外。骆子儒毕竟已然江湖半退,鲜少在公众视野内连番发声。何况以记者之力调查这个案子所遭遇的阻力,仅想象已人尽皆知的艰难。
三年前,官/方调查组发布的初步调查报告中,许多事项未能厘清。涉事批次产品虽然均已召回,但无论是当事厂家,还是介入调查、对涉事样品进行化验的专家组在检验后均未能说清,问题气体中所含的有毒致盲成分究竟是什么。一因残留的该批次气体数量有限,而一次次筛查成分需要充足的样本;二因检验技术有限。食\\药\\监等相关部\\门、医院、生产厂家……多个责任方在事后的低效作为饱受诟病,云遮雾掩般的许多细节,仍藏在待发掘的真相里。
三年前,案件初发时,步蘅于学校内,在课业之余,曾收集过部分事关5001案的材料进行分析研读。当初进α实习之前,骆子儒在三试时亦曾问过步蘅:“纸媒挣扎在生死线上,新媒体又后浪推前浪,这行没你们在学堂里纸上谈兵时讲得那么容易,好内容是如今新闻人的立足之本。α里的每个人带给α最大的价值,都是有效的自主选题,你有价值,我才会要你。那么,你有吗?”
彼时,骆子儒现场问及她能想到什么选题,步蘅给出的答案中,有一个便事关她曾经研读过的,已然沉寂下去的5001案。但步蘅进入α之后,骆子儒并未令她着手做这个题目,时隔这么久,他现在又是因何亲自入手?步蘅想不透。
*
骆子儒没有多交代的意思,步蘅于是追问:“我刚进门的时候,您说叫我来干的缺德事儿,是指什么?”
骆子儒瞥她一眼道:“年纪轻轻的,不会自己动脑猜?”
步蘅:“……”您口齿清楚,就不能问有所答?
骆子儒抬步走向不远处的办公室,颀长的身躯在熹微晨光里像浮动的一抹影子似的,挪移地迅疾,步蘅快速抬脚跟上他,见他推开办公室门,从兜里摸出根烟点着,狠抽了几口,又掸了掸烟灰,将烟头明光快速揿灭在烟灰缸里,最后从桌面摸起一串儿钥匙。
骆子儒将钥匙扔给步蘅:“走着。边走边说,跟我去会个当事人。”
步蘅仍不明白何谓他嘴里的缺德。
骆子儒自是读懂了她的疑问,没再卖关子,边走边解释:“去揭人伤疤,往人伤口上撒盐……这就是这世界上最缺德的事儿。”
话到这儿,步蘅于瞬间明白,骆子儒嘴里的当事人,恐怕就是他适才摊了一地的“5001事件”里的受害人。
需接触多方当事人,是这个职业的一大避无可避的坎,时常难免往人伤口上撒盐,造成不同程度的二次伤害。但在“调查”中,“走访”这一环节又是通往真相的必经之路,他们也不能不走。
**
待解锁车门,骆子儒又将惯性进驾驶位的步蘅拦住:“你去那边,去副驾,今儿我开。”
步蘅尊重他的意思,等上了车,骆子儒将适才整理的一堆资料砸在步蘅身上:“这案子就快要重审开庭了。”
除了三年前事件爆出之初,在案发后的三年间,步蘅鲜少见到事关这案子的报道:“我有持续关注这案子,但已经很久没能看到新进展。”
骆子儒呵声回:“往哪儿进?原地踏步没后退就算进展。”
步蘅翻材料,看到骆子儒已经自行接触过医院、制药厂家以及承担5001有害成分甄别任务的案发后有关部门牵头成立的专家组。
步蘅了解骆子儒做笔记的习惯,快速浏览纸张页码处的手记,获取骆子儒从连篇累牍的材料中标记出的重点。
但步蘅全数阅毕,却所获几无。
步蘅不死心,同骆子儒确认:“这些人提供的材料和信息,跟之前的通报比没有任何新内容?”
骆子儒:“最下面一沓。”
步蘅将单页抽出,上面是一家名为昭和的律师事务所的简介。
步蘅迅速调转大脑,这家律所和涉事数方必然存在某种联系,否则骆子儒不会刻意提醒她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