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姝色: 45-5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藏姝色》 45-50(第4/11页)

就弃了那计划。

    淮南王安插在京中的手下在案子还没查到工部尚书头上时,将人灭口,如此一来,皇帝不知是他一手策划。

    淮南王用这些年私贪的钱招兵买马,借着给王妃发丧,将前来吊唁的官吏都扣下,归降的不杀,不服的,全灭了。

    几日的时间,淮南王在封地自立为王,等消息传到京中,他已做足防范,朝廷打不进来的。

    白天在围场里练兵,晚上李策回了房间。

    茶杯飞来,在他退后一步。

    “砰——”

    飞来的茶杯在他面前摔碎。

    “李策,你放我回去!”林云熙生气了,她很少动怒的,半个月前被莫名掳来淮南,套头上的袋子一掀,发现是李策,李策把她掳来淮南,把她锁在屋子里,一步也不许她出去。

    林云熙被关着,根本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自然也不清楚淮南王谋反了。和李策再相见时,他和印象中截然不同,没了纨绔的德行,眼神里透着精明。

    李策捡起地上的碎瓷放桌上,朝她走去,林云熙面露愠色,“我要回去!李策,别让我恨你。”

    李策道:“回不去了。”

    踏出谋反那一步时,他们就回不去了。但是李策不想失去林云熙,在京城时,林云熙是他暗淡人生里的一抹光,他自私了一回,要把人留在身边。

    林云熙不想理他,背过身去,李策抱住她,头枕着她的肩,道:“外面乱了,待在王府是最安全的。”

    ……

    积雪已消,春寒料峭,淮南王在封地自立为王的消息传到京城,武成帝勃然大怒。

    乱臣贼子李策派人掳走林云熙,吏部尚书将李策参到了武成帝面前,倘若他会武,一定请命出征,将女儿救回来。

    萧邺尚在孝期,已经辞去了羽林中郎将的职务,被武成帝一封起复圣旨召回朝堂,命其率军讨伐叛贼。

    萧邺:“当年南蛮一战,臣得胜归来,这次出征亦不负陛下期望,不胜不回,誓要铲除叛贼。”

    武成帝:“好!朕许你十万大军,十日后启程,讨伐逆贼。”

    战事吃紧,帝王一声令下,各部迅速调集人马和粮草,十日后萧邺领着五万大军先行,前往淮南讨伐淮南王。

    姝云一到淮南境地便没了踪影,大抵是被李策藏了起来,叛贼许是要将姝云作为人质。

    萧邺不会让她受到伤害的。

    ==========

    南州离淮南近,不过才半月时间,朝南州涌来难民越来越多,南州刺史有令,只允许有本地户籍、有亲属投靠或能被本地人作保的难民入城。

    津阳县县城外聚集了许多难民,官府和乡绅在城外搭了棚子,供无处可归的难民们歇脚,赵牧承领着衙役们把守在县城门口,不乱放任何一人进县城。

    听说是义兄领军出征,赵牧承对一战胸有成竹,叛贼不过是强弩之末,不成气候的。

    义兄此战必胜。

    淮南王自立为王,虽然只在淮南封地,但保不齐哪天就打过来了,县城里人心惶惶,有几户人家已经往后方搬去,离淮南越远越安全。

    姝云整日心绪不宁,在街上遇到有投靠本县亲友的难民,问道:“外面的情况怎么样了?”

    拖家带口的男子头发乱糟糟,摇头道:“乱啊,淮南与各州接壤的地方战火纷飞,朝廷已经派兵讨伐,就是不知这仗什么时候停。”

    姝云心里莫名慌乱,着急问道:“是哪位将军啊?”

    “安陆侯。”

    安陆侯是沈家的仇人,姝云恨是恨,但不可否认他护了北境的疆土,安慰那人道:“会赢的,安陆侯去年才击退北燕。”

    那人摇头,“诶,那是老安陆侯,犯事被陛下处置了,现在袭爵的是他儿子。”

    安陆侯不在了,是……萧邺。

    姝云眼睫轻颤,身子一瞬间往后退了一步。

    想起那夜的噩梦,姝云心脏惊悸,手臂控制不住地颤抖。

    “姑娘……”初荷扶住情绪不对的姝

    云。

    姝云突然好慌乱,心中越发没有底。

    ……

    淮南一带战事吃紧,又过了半个月,双方僵持不下。

    姝云这段时间担心着前线,睡眠很浅,一点风吹草动便被吵醒。

    这夜,紧闭的房门突然被打开,有脚步声响起,姝云被惊醒,吓了一跳。

    “谁!”

    姝云害怕地从床上坐起来,抱着枕头举起,月光下一道黑影逐渐朝床边走来。

    蒙面的黑夜男子撩开床帘,挡住姝云砸过来的枕头,用沾了迷药的汗巾捂住姝云的口鼻。

    蒙面男子连夜带着昏迷的姝云离开宅子,准备回淮南复命——

    作者有话说:林云熙和李策的线篇幅少(be,也算是he),剧情到这边才会提到,不占主线剧情

    哥哥打完仗就找妹宝

    第48章

    夜深了,赵牧承带着手下巡逻,道:“前线战乱,县城里百姓进进出出,你们看守城门时打起精神来,昨儿你和小五在那闲聊,差点就放了蒙混过关的难民进来。”

    赵牧承按着腰间配刀,提醒道:“特殊时期,都留心些,打起精神来,你俩倘若在军营,这事就该吃几棒子军棍了。”

    捕快点头应是,但心中却觉赵牧承小题大做,县城里的百姓安分守己,偶有几名难民进城也掀不起风浪,不打紧的。

    倏地,一道黑影在前面的巷口闪过,黑衣男子肩上扛了名少女,那少女半个身子套了麻袋,像是被弄晕了,没有任何反抗。

    “抓住那偷人的贼!”赵牧承按住腰间佩刀,快步追了上去。

    黑衣男子闻声回头一瞧,加快了逃走的步子。

    赵牧承对县城熟悉,见那黑衣男子逃跑的路线,便知他是县城外去的。

    途径岔路口时,赵牧承闪身往右边去,抄近路从街巷的另一边出来,拉住了黑衣人的去路。

    赵牧承拔刀,那黑衣人扛着姝云躲避,身手施展不开,便将人在一边。

    两人厮打起来,清冽的月光下,刀光剑影,两道身影打得不分胜负。

    打斗声引来两名捕快,黑衣人见势不对,一脚踹开赵牧承,跑过去欲扛起昏迷的姝云。赵牧承忍痛从地上起来,在黑衣人还没碰到地上女子时,从后面擒住他。

    黑衣人不能暴露身份,反扣住赵牧承的刀,拼死从他手里逃脱。

    黑夜中,黑衣人负伤逃脱,赵牧承也被刀砍伤了臂膀。

    捕快扶赵牧承起来,“头儿,头儿,你没事吧。”

    赵牧承:“给我追,严守县城出口,把人给我揪出来!”

    赵牧承捂住流血的胳膊,将地上女子头上的麻袋揭开。

    竟是……沈姑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