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也没说还要干这个啊[快穿]》 90-100(第9/15页)
“厘米。”坐在最中间的黄头发女孩还没拿到尺子,却最先出声回答了问题。
“很好。”昭昭马上给予鼓励,“厘米和米之间是什么关系?”
“一米等于一百厘米。”这次回答的是另一个女孩。
昭昭转头在黑板上写下m和cm的符号,并在中间留了一个大大的空:“大家知道米和厘米之间是什么吗?”
这会沉默的时间变长了一点,还是一个带了书的男生找到了答案:“分米,1分米等于10厘米。”
“对,大家只要记住10这个关系,再记住这几个单位,你们就学会了长度。”
“物理就是这么简单。”
几个孩子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怀疑。
昭昭让他们低头看自己准备的人手一份的资料——
第一题是一道图片题,图上画了把刻度尺和一根铅笔,要求大家写出铅笔的长度。
几个孩子都提笔写下了答案,昭昭从他们身后走过,只看到两份完全正确的答案。
“我看到很多同学写了8,这是不对的。筱慧,你知道为什么吗?”
黄头发的女生声音有些小,吐字却很清楚:“没有单位,是8厘米。”
她在理发店学徒,被另一个学徒的小伙伴练手染了头发。
答错的同学纷纷露出懊悔的神色,小毛胚房里一下热闹起来。
昭昭笑着拍拍手让大家安静下来:“这就是为什么大家总觉得物理很难的原因,因为它充满了陷阱。”
“接下来,只要我们足够细心,就能学好它,大家有没有信心?”
青春期的孩子最吃鼓励和激将法,双管齐下,一下子点燃了大家的斗志。
一声声响亮的“有!”,惊得在隔壁对账的贾村长手抖了抖。
一个简单的小例子后,昭昭马上加快了节奏。
她今天准备了五个考点的内容,基本上每过一个考点,就要让大家做两道经典的母题——难度不大但考频很高,为的就是强迫大家熟悉最重要的知识点。
两个小时很快过去,学生们抱着昭昭准备的课后作业准备离去,她出声留住了筱慧和秋秋——两个基础最好的孩子。
“我想了解一下你们的英语水平,我说
中文,你们在纸上写下能想到的英文单词,可以吗?”
秋秋下意识侧过头看向筱慧,见她镇定地点了点头,便也跟着又坐了下来。
十分钟过后,昭昭满意地点了点头,又递给她们两张纸。
“这是一篇英语作文范文,你们现在就看看,有没有什么不懂的单词,我们当场学一下。我希望你们回去后能把这篇作文背诵并默写下来。”
筱慧咬着唇望向她,在发色衬托下因营养不良有些蜡黄的脸色一下灿烂起来:“小昭老师……”
她的眼球特别的黑,昭昭几乎快要看见自己。
她笑着点点头,摸了摸两个女孩柔软的发顶:“是的,我觉得你们俩完全有冲刺一中二中的可能。所以,我对你们会有更高的要求。”
她们的基础明显比其他人好,昭昭自然不能用一样的方案。
“真的吗?”秋秋也一下激动起来,她……可以像韦婷婷一样?在最好的一中读书?
“当然。”李秋秋在隔壁村的食品厂打工,每天基本都会回家,昭昭鼓励她随时来办公室和宿舍找她。
毕竟她已经连夜提灯准备了一个月的教案和作业。
筱慧嗫喏了一下,她还要在镇里学徒,不可能和秋秋一样经常过来。
昭昭从口袋里拿出一个MP3——外壳有些斑驳的划痕,是婷婷贡献的“老搭档”。
“筱慧,这是婷婷借给你的MP3,里面有一整页单词的录音,和这篇作文的录音。你一周才能来一次,所以我还额外要求你记住这一页的单词,可以做到吗?”
小小的MP3,还没她手心的一半大。银白的外壳,暗蓝色的屏幕,暂停键已经被摩挲到褪色,黑字一跳一跳地闪烁着。
筱慧紧紧地合上了自己的掌心,像是握住了一把火焰。
“我可以做到。”声音坚定,眸若星辰。
第97章 如山
会议耽搁了一会,等周芷琦和林楚涵到达灵山村时,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
灵山黑黢黢的压制着整片村落,看得人心里有些发慌。
司机把车停在路边,打着手电筒在前面带路。
趁人不注意,周芷琦挥挥手把殿后的林楚涵叫到了自己身边,轻轻握住了她的手腕。
“一起走吧。”别看楚涵平时工作时雷厉风行,其实也还是个怕黑的小姑娘。
林楚涵没有推辞,笑着握住了她的手:“前面好热闹。”
按理来说,像灵山这样经济比较落后,居民又多是留守老人和孩子的村落,夜晚总要格外寂静漫长一些。
天一黑,无法劳作了,大家就会早早回家吃饭休息,整个村庄摇身一变,化身为黑暗里嗷嗷待哺的怪兽,只余喧嚣的风声横行肆虐。
只有第二天太阳升起后,才会渐渐唤醒生机,从最终boss挑战模式切换为日常经营流的大地图。
但灵山村的主干道上一路都亮着暖黄的灯,虽然昏黄却依然透着暖意,像是指导主角团回家的小光标,默默指引他们来到了村委会门口——
里面喧闹中又自成秩序,让突如其来的访客三人组感觉自己像是被某种结界隔绝在外。
人群最中央,也是打光灯下被镜头正对着,是三个年龄各异的女人。
最中间的女人头发干练,身上普通的牛仔衬衫也穿得板正,一副雷厉风行的样子。
此刻却有些迷茫地被阿婆和小女孩夹击在中间,疑惑地摆弄着手里的两根竹条。
旁边精神矍铄的阿婆用方言指导了两句,又重新示范了一遍。
她深吸一口气,像是抱着必胜的决心,将两根小竹条拿出了两柄钢/枪的架势。
可惜它们转了个圈,还是软趴趴地落在了她的膝盖上。
最右边的小女孩乐不可支,随着竹条一起笑倒在了她的膝头——
还不忘双臂比成一个圆圈,小心翼翼地守护着安放在自己起伏的小肚皮上的竹制小兔子。
旁边围观的婶婶婆婆们也在笑,但她们手上几乎也是在一刻不停地编织着什么玩意。
每个人脚下都有一个当地赶集时最常背的小背篓,最少的都积攒了四分之一的成果。
“县长,您看那边。”林楚涵给她指了指最靠近人群中央的那台手机——
画面中心正是正在编织的三人组,左边则是密密麻麻、不断闪过的弹幕。
周芷琦一下认出了,这是时下最流行的直播软件的界面。
小谢书记在她的策划里提到了“要大力推动竹编手工艺的发展,提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