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梁山跑腿的日子: 240-2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在梁山跑腿的日子》 240-260(第12/43页)

工事,隐隐然有大寨水军的风采;帮中盐贩个个身经百战、以一当十;场内的盐民灶户在劳作之余,也居然有工夫定期训练,一块拿起武器保卫家园。其准备的充分程度,倒像是早就料到有此一战。

    方腊大军没战多久,当即铩羽而归,还折了几个大将。经此一役,小政权更是元气大伤,经济和军事双双崩溃,陷入混乱。此时朝廷陈兵边界,倒也没趁机攻打。婺州观察使、统制王禀经高人指点,派人前来?招安,只要交出?方腊及其余几个十恶不赦的罪魁祸首,其余人可以编入军队,为国效力?,既往不咎。

    方腊的态度当然是不接受,誓死抗争到底,大不了集体?殉教,齐上?天?堂极乐。然而集团内部已然开?始分裂。有人开?始开?小差,弃职逃入民间?,跳下?这艘该沉的大船;有人悄悄投降官军,获得编制,当起了带路党。当然也有人 坚守在老?大周围,宁可血流成?河,不可低头一寸……

    这么僵持了小半个月,忽有一日,方腊闭关修炼武功,许久不曾出?门,众将聚集门口,不敢声唤,只怕打扰了圣公清修。还是三日以后,焦急的金芝公主踹开?房门,赫然发?现“圣公”七窍流血,已经气绝多时。

    帮源洞震动哗然,整个政权分崩离析。原摩尼教首领、枢密使吕师囊用计掌了大权,带领一群“招安派”大将,焚毁龙楼凤阁,内苑深宫,珠轩翠屋,全面倒向朝廷。衢、婺等县贼役赃官,一半逃散,一半自行投首,不伤人者?,得以复为良民。至于姓方的一群“皇亲国戚”,包括大太子、金芝公主、几个皇叔御弟,则成?了孤家寡人,负隅顽抗一阵,各自惨败,有的被杀被擒,有的下?落不明。还有伪朝宫中的太监宫女,嫔妃彩女,全部没入奴籍教籍。不少人无法接受现实,自尽的也不少……

    整个江南陷入长达几个月的混乱。

    一群梁山女将凑在信纸跟前,纷纷拧眉头:“这也太快点了吧!”

    虽然知?道凡事有兴必有衰,虽然知?道方腊势力?“起高楼”起得迅速,最终也会?走到“楼塌了”这一步。但江湖风云变幻,这楼塌得着实也有点让人猝不及防。

    但阮晓露转念一想,“反对招安的老?大哥莫名其妙身死,继任者?力?排众议,率众招安”,这剧情好像又有点熟悉……

    不能深究,否则睡不着觉。

    也许绝大多数的农民起义势力?,在没有划时代的金手指帮助之下?,都会?以这样类似的方式结局。方腊这样的已经算是“堡垒从内部破裂”,并没有演变到大规模地域性战争的程度。但据李俊所言,在那几个月的无政府状态里,江南依然有百万无辜民众受害,轻则流离失所、破财饿肚,重则妻离子散,全家灭门……淮东盐场原本?人口稀少,灶户年年逃离,可是这阵子却接收了无数难民,不惜操持灶户贱业,只为求个安稳的立足之处。

    李俊在信中说,被招安的一部分方腊势力?,已加入朝廷编制,据说即将被派去剿灭淮西王庆、河北田虎两?处巨寇,预计会?是几场规模浩大的战斗,不知?能有几人活着归来?;还有一些?人不愿招安,又不愿束手待毙,于是流窜绿林,兴风作浪,当地犯罪率剧增。还有一些?人被官军所擒,不日便要押送进京,少说也是个凌迟处死。

    李俊接着写道:“烦请吾妹代为转达梁山晁头领……”

    阮晓露兴奋地想,啥事儿不能自己给晁盖写信,还要俺转达?是了,这是给俺送功劳。

    “方腊余党押送京师,”李俊写道,“我于沿途劫下?数人,今皆归属于我麾下?。烦请吾妹代为转达梁山晁头领,押送队伍经行山东,望凭同道之情义,能相救援一臂之力?,勿使英雄困厄,不负同为江湖豪杰之义……”

    花小妹听到此处,不以为然地“切”一声。

    “那方腊派人到他帮里耀武扬威,敲诈勒索,我也不是没亲见过。”她道,“如今他做滥好人,不计前嫌收留逆党余孽,哼,人家可未必感恩。咱们梁山不当这冤大头。别管,咱高高兴兴地看他们去京师受死。”

    梁红玉道:“李大哥胸襟宽广,见江湖同道落难,帮一把是应该应分。又有本?事傍身,不怕他们兴风作浪。”

    阮晓露心里琢磨,的确,方腊于李俊是劲敌不假,但死掉的劲敌才是好劲敌。方腊政权既已灰飞烟灭,那李俊捡个漏,搜集一点无家可归的人才,正是合理之举。

    至于梁山,和方腊势力?交集不多,碰见落入朝廷手里的同行,如果不是穷凶极恶、罪行累累之人,那帮一把也是江湖道义。

    方腊溃败的消息还未大规模传开?。若无李俊提前递信告知?,等情报传入梁山,余党的囚车早就押入京城,人都杀光了。

    阮晓露当即盘算,明儿个向领导提出?“解救方腊余党”的建议。而且她想得比李俊更深一步。如果要劫人,不能在山东劫,最好派人埋伏在河北、京畿等地,来?个跨省作案,免得让官府怀疑到梁山头上?。

    盘算已定,继续读下?去。信件末尾才写了几行问候,无非“专此奉达”、“敬祝秋安”之类。花小妹一个字一个字念出?来?,没找到什么肉麻的语句,微微失望,笑道:“看看送了你什么好东西。”

    阮晓露微微叹口气。土匪规矩,见者?有份,不管是谁送的东西,大到金银珠宝,小到针头线脑,自己没法独吞。

    几瓶好酒“玉壶春”,是江州“浔阳楼”特产。大家喝惯了齐秀兰的“仙人酿”,偶尔也想换换口味,这点酒肯定极受欢迎;另有上?好的缯帛、片茶、龙涎香、精美玉器、瓷器、金银器、无数又圆又大的珍珠……

    阮晓露生怕弄坏这些?宝贝,拆包的动作越来?越慢,几个女将看得连呼吸都忘了。

    刚才还念叨“见者?有份”,看到如此贵重的东西,也不敢上?手哄抢。直到又看见几顶璀璨发?光的凤冠头面,大家彻底没声了。

    许久,齐秀兰直眉楞眼来?一句:“是聘礼不?”

    阮晓露定定看了一会?儿,笑道:“是赃物。”

    宝物堆里另有第二封信,写明了它们的来?历。方腊倒台以后,几年聚敛下?的无数财富堆积在宫殿之内,少数被残兵游勇哄抢,为此还生出?不少江湖血案;多数让“招安”队伍献给朝廷,以表诚意。然而以官兵的尿性,这些?财富肯定不会?原封不动地送到东京国库。清点之时,已经一层一层地捞了油水,瓜分了十之六七,悄没声地运送到各级官员的府上?和家乡。

    如此巨额不义之财,便如一批又一批的生辰纲,各路绿林当然不会?置之不理,早就埋伏在路上?,预备来?个“取之有道”。这些?财宝本?就是官兵私吞,不敢大张旗鼓的派兵押运,因此并不难抢。有些?人甚至直接雇佣江湖上?的镖师,结果被镖师反水,整车财物进了山大王的腰包……

    巨兽陨落,群鸦争食,种种乱象,不一而足。一时间?,整个江南□□身家激增,人人都换了新甲胄、新刀剑,以拥有方腊宫中流落的宝物、或是占有了方腊宫中的宫娥美姬为荣。

    不过贪污的官军也并不太心疼。这少数“损耗”,算是孝敬□□的“买路费”;只要有半数能运抵自己家里,那就是几辈子吃用不尽。

    当然,表面上?还得做足样子,追缉那些?胆敢强夺缴获物资的江洋大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